《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

ID:9382640

大小:35.3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4-29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_第1页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_第2页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_第3页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_第4页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作为科学的语法学的一部分,汉语的词类研究是从《马氏文通》开始的。《文通》词类理论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实际影响极深,然而它又是人们指责马氏“机械模仿”的重要证据。80年代以来在语法科学总体迅猛发展的“盛世”,词法学方面,历史却出现了与30年代极相似的状况〔1〕:否定马氏的人拿不出足以取代《文通》的词类理论,继承《文通》的人又无法根本摆脱马氏的框架。为走出词类研究ロ的迷谷,有必要追本寻源:究竟应如何评瘦价《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一灏、为中国学术引进了语法科学的重要观念肽——词类《文通》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不泥仅是建立

2、了一个完整的语法学系统,尤其啥是引进了一个全新的观念——语法学的观鳞念,一种全新的语言研究方法,使国人看撇到:古老的汉语竟可以用崭新的方法来研蛳究并指导人们使用。马氏说小学一端不外座训诂、音韵、字书三者之学,“而会集众ж字以成文,其道终不变者,则古无传焉。宕”这种关于语言文字学中应有语法学地位秣的主张对于中国传统语言学恰恰弥补了薄弱的一环也是中心一环,确令人耳目一新禾,由此引发了中国学人的语法学兴趣。而熠词类的观念,就是这新观念的重要部分,Ъ故《文通》出版后的最初几十年,语法学19/19界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词法研究上。马氏ㄘ引进语法学观念,

3、是基于他对世界语言共Π性的研究。人们指责他没有全面引进西方羔理论语言学,纯从实用出发比附“葛朗玛文”,这并不符合事实。“盖所见为不同者篙,惟此已形已声之字,皆人为之也。而亘咫古今,塞宇宙,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厉之钧是人也,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盖形与声之友最易变者,就每字言之,而形声变而犹有雀不变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等等,都牲是透过语音文字的迥异看到人类语言深层尤其是语法上的共性及其哲学基础,此中县还有他本人精通古汉语和西方古今多种语蔑言而“积十余年之勤求探讨”的比较研究枥,显然已有语言类型学的萌芽了。汉

4、语词类在世界语言中最具特殊性,马氏对汉语牟与印欧语在词类上的巨大差别在《文通》中多有论述,然而他却仍将西方语法中的蛙词类观念引进汉语研究,若非对语言本质九有非凡的洞察、对汉语特点有极深的理解,单凭盲目崇信是难有这种胆略的。在语搅言类型学已证明一切语言都有词类的今天爻,我们不能不更加佩服马氏的理论卓识。《文通》说:“夫华文之点画结构视西学液之切音虽难,而华文之字法句法视西文之龌部分类别,且可以先后倒置以达其意度波啻澜者则易。”等等,都已认识到汉语语法彤简易的特点根源于词类不借助形态因而组铣合极其灵活,汉语轻形式重意合的特点首︼先表现在词类

5、上。但马氏也十分清楚:汉19/19语的特点不但没有否定语言共性,恰恰能系为语言共性所解释并在更高层次上被包涵峦,所以马氏断言他能“因所同而同夫所不沟同者”。”马氏说“字字相配必从其类漏”,“字类既判而联字分疆庶有定准”,梓“类别而后进论夫句法焉”等等,清醒认氘识到词类是整个语法规律的基础,语法分禾析必须从词类入手。这已为近百年的研究沁所证明,词类概念一经引进就成为科学语淞法的核心,语法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两次大п讨论,主题就是汉语词类。80年代以来劣句法学的发展,又继续呼唤着词类研究的睡深入。马氏的成功还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秀。在民族生存受到威胁,

6、先进分子致力于衲吸取西学以自强的时刻,马氏的“语言救罨国论”正是对“科学救国论”的补充,与骼后来的白话文运动殊途同归而又对其有启膏蒙作用。从语言学自身说,既反映一种信钴息载体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又继承了传统浆小学的致用精神。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后来同样重视语法学〔2〕,现代史上白话夷文运动和新中国初期工农学文化高潮两次┍构成语法学前进的大动力,近百年来总是恒教学语法的普及推动科学语法的提高而几仑乎成为规律,这些都是马氏“识当时之务慢”的佐证。至于马氏论普遍语法时一些过晖甚之词如“历千古而无或少变”等等,是┺在学科开创之初为让新观念能够在古老的蓦

7、土地上扎根,从讲究引进艺术的角度看也栲就可以不必过于指责了。19/19二、首次为汉缀语分出了语法类别,建构了汉语词类系统园《文通》词类体系一建立,其深厚的基莸础和极强的活力就日益显现,历经百年考旨验沿用至今。30年代陈望道分析过《文纩通》词类体系的稳固性〔3〕,80年代齑吕叔湘、王海棻仍说:“《文通》……这锌九类字的划分大体上是合理的,发展到现L在,除把‘字’改为‘词’,也还没有什沔么大变化。”〔4〕孙良明也说:“汉语囊科学语法史上,词类划分及其定名从开始啻到现在基本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名称豪与范围的小异如‘代名词’和‘名词’)危或小类的独

8、立与合并上。”〔5〕并进一涅步指出《文通》对各类词的次范畴的研究铼也基本被继承下来。这都符合事实。《湍文通》词类体系的弱点大体有两种,一是紊马氏历史局限所致,如“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