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

ID:9388244

大小:2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9

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报告 5月下旬,县政协开展了全县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的调研活动。调研中,全体调研人员分组深入各镇,听取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介绍,走访部分种植大户,了解相关情况;召开汇报研讨会,听取县农委等8个部门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重视全县蔬菜生产,成立了领导组,出台了扶持政策。结合“阳光工程”,组织蔬菜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菜农播种、管理和防治病虫害。成立了陶厂生姜、仙踪草莓和张公菱角合作社,发展了一家蔬菜产品深加工企业—新思维食品有限公司,已申报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全县

2、水生蔬菜渐成规模发展态势。2010年,铜闸镇陈学武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茭白400亩、莲藕300亩。今年,已发展莲藕800亩、茭白600亩、芡实60亩、慈菇100亩和大棚茭白200亩。张公的菱角也是我县的传统水生蔬菜,现有生产面积1500亩,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陶厂的生姜由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亩,并已扩大到铜闸等地。仙踪的草莓生产也进一步发展,其中大棚草莓已发展到200亩。上述茭白、莲藕规模生产取得较好收益,据陈学武介绍,种植茭白,亩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是种植棉花收入的两倍多;莲藕亩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产品非常畅

3、销,供不应求。其它规模蔬菜也有一定的收益。如大棚蔬菜中的西红柿,每亩毛收入6000元左右,其它蔬菜毛收入每亩4000-5000元;仙踪的草莓每亩毛收入上万元;陶厂的生姜每亩毛收入3500左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6万亩,其中农户自给面积2万亩(含复种);水生蔬菜1.5万亩,其中菱角0.7万亩、莲藕0.5万亩、茭白0.3万亩;露天商品蔬菜1万亩,其中生姜0.5万亩、菜用豆0.3万亩、其他0.2万亩;大棚蔬菜面积0.1万亩,主要集中在环峰、仙踪和铜闸等镇;蔬菜生产品种分13类193个品种,并逐步形成了茭白、莲藕、生姜、菱角、草

4、莓等特色蔬菜生产小区。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目前,我县蔬菜产业发展主要存在生产面积逐年萎缩,产量逐渐减小,品种比较单一,价格比较偏高等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种植意识不够强目前,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经商,留在本地的大部分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和妇女,这些人群中,有的不愿种,存在“种一点够自家吃就行了”观念,传统种植习惯难以改变;有的不会种,对蔬菜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的知识缺乏,生产经验老化,不能跟随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有的不敢种,对市场风险等方面存在疑虑,怕担风险。全县各级干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种植

5、蔬菜风险大,不论什么地方种,只要有菜吃就行”的观念,抓蔬菜生产力度不够大,蔬菜生产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蔬菜品种单一、规模不大、效益不好,供应保障不足。据统计,按我县城镇人口为基数,每天蔬菜需求量10吨左右,其中自产菜为2吨左右,蔬菜自给率仅20%,80%需要外购,我县蔬菜价格普遍偏高。(二)产业发展规划不够超前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城镇蔬菜基地大都建在城镇郊区。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近郊原有农用地逐步减少,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另一方面,随着城镇人口的骤增,蔬菜供应量相对增大。但在我县整体规划中,未能结合新情况,制定一个科

6、学的全县蔬菜产业发展长远规划,蔬菜种植面积不仅没有扩大,反而种植逐年减少,产量逐年萎缩。如环峰镇原有的菜地被征用,现有的菜地主要集中在含城周边圩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不宜蔬菜生产,新菜地又没有置换,蔬菜难以持续发展。除缺乏蔬菜产业基地和布局规划外,还缺乏蔬菜发展方向和规模的规划,导致我县特色蔬菜发展不明显,规模不大。(三)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大一是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目前,县镇两级都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县蔬菜办只有2名专业技术人员,远不能满足技术服务需求。由于菜农忙闲不一,技术培训难组织,平时生产管理中也得不到技术人员主动上门指导,

7、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菜农们畏难情绪较大。二是规范化的专业合作社缺乏。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合作社,种子供应、大棚设施、技术服务,既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形成网络,菜农得不到有效的服务,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加大。一些菜农为了购买种子、药剂或大棚配件,要到和县或其他地方购买。三是品牌意识不强。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争创和品牌商标的注册申报不多,蔬菜产品档次不优,价格不高。四是信息服务不到位。未建立政府—部门—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到种植大户的信息服务网络,导致蔬菜生产经营者与市场需求脱节,信息不灵。(四)扶持政策不够优今年5月份,县政府出台了扶

8、持蔬菜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和县及其他地区相比,不仅时间滞后,政策的含金量也没有他们高。由于蔬菜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投入大、成本高,仍然存在一定的资金困难。设备上,由于钢管大棚、连栋温室等一次性投入较大,有的菜农难以筹集资金,无法更新设施,无法推广钢管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