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

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

ID:9392294

大小:3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4-30

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_第1页
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_第2页
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_第3页
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_第4页
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川盐入黔与黔北的经济发展徐文仲贵州省不产食盐,其所需之盐,自古以来仰给于川、滇、桂、粤诸省。由于地理环境及盐的质地等原因,其中的绝大部分食盐,又是从四川省自流井和五通桥运入。古代交通不便,陆路运输运量小而成本较高,故川盐入黔历来以水道运输为主。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四川省巡抚黄廷桂将川盐入黔的水道分为永、仁、綦、涪四大口岸。凡人黔之盐,均由自流井和五通桥盐场运往长江各口岸的人口处,再沿这些河道运往贵州各地。永岸由四川省纳溪县城人口,沿永宁河上运至叙永县城起岸,然后分两路运往贵州省的毕节、大方等县。因所经河道,大部分俱在四川省叙永县境内,故以永岸为名。仁岸从四川省合江县城入口,经

2、赤水河直抵茅台镇(村),再循陆路运至鸭溪、金沙、贯阳、安顺等地。这条水路,大多在当时的仁怀县辖区之内,因而以仁岸名之。綦岸自四川省江津县所属之江口起运,溯綦江上运至贵州省桐梓县属的松坎起岸,再陆运到遵义,正安等县的部分地区。因这条运输线路,既要经过四川省的綦江县城,又由北向南贯穿綦、江县境,故名日綦岸。涪岸起自四川省之涪陵县城,循乌江上运至贵州省的沿河、思南等县,再陆运至其邻近地区。这段水路命名为涪岸,一方面是它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的涪陵县城入口,另一方面又先后经过古代涪陵县、涪陵郡、涪州所辖地域之故。四岸之中,惟有永岸的运输路线既未经过今日遵义所辖的地域,也未供应这一地区人民所需的食盐

3、。其余三岸的运盐线路,都或多或少途经此一区域,并负责供给其中部分县、市居民的用盐。这三条运输道路,沿途滩多路险,地形复杂,故历来因地制宜,采取水上驿运和陆道驿运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运输,当时称这种联合运输的形式为水陆驿运。据有关史籍和资料的记载,上述三岸分段、分站、交错进行水陆驿运食盐的实况大抵如次。16仁岸起运之盐,先由自流井用小木船运到四川省的邓井关,再转入较大的盐船沿沱江至泸州进入长江运抵合江县城。由这里将盐包装上专用的盐船,沿赤水河溯流而上至贵州赤水县城。这段水路共65公里,需时3至4天。到赤水县城后,将每包160斤的食盐改装为100斤的小包,转入头尾高翘的“牯牛船内,上运至赤水县

4、之猿猴(今名元厚)场。此站水路80公里,需时8至9天。猿猴场至赤水县的土城(今归习水县管辖),改用小牯牛船运送。是站水路22.5公里,需时3至4天。土城至四川省古蔺县的二郎滩站,水路60公里,需时4至5天。盐船到达二郎滩后,即将盐包运进当地的盐仓,然后陆运至贵州仁怀县属的马桑坪。二郎滩至马桑坪的河道,因有天险吴公岩,滩险水急,不通舟楫,亦难修建通行骡马的驿道,故用人力背运。该站仅15公里,当日即可运人马桑坪的盐库,马桑坪至仁怀县的茅台村,水路75公里,船运需时4至5天。盐船抵达茅台村后,便把盐包全部运进盐仓,陆运至省内各地。仁岸之合江县城至茅台村的路段,水道运输302.5公里,陆路运输

5、15公里。其中的马桑坪至茅台村一段,陆路只有60公里,约有10%的食盐是从这里人背马驮运到茅台的。猿猴至土村一段,陆路15公里。每当赤水河的汛期,全部食盐均由马帮从此运输。各段之间水流特别湍急的陡滩,亦需用人力转运过船。此外,茅台村以上的赤水河段,有名曰艓牒子的小船,将盐运至贵州毕节境内的马蹄滩,故有“一篙直到马蹄滩”之说。赤水河最大的支流习水河,也有小盐船从合江三江嘴将盐上运至贵州境内的箭滩、官渡、高硐、长沙等地。16茅台村向外陆运食盐的通道有两条,一路经鸭溪、刀靶水、扎佐到贵阳,一路经金沙、滥泥沟到安顺。茅台至鸭溪为一站,路程70公里,途经仁怀、遵义两县的中枢、坛厂、长岗、枫香、白

6、蜡坎等集镇。肩挑背负与骡马驮运并行,需时5至6天。鸭溪至刀靶水为第二站,途经遵义县之乐里、八里、南白、三合市等集镇,行程30公里,需时2天。刀靶水到今修文县属的扎佐,途程90公里,需时4至5天,路经今遵义县的老君关、乌江、养龙站等地入修文境。扎佐到贵阳站路程30公里,运盐马帮可以当日回转。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川黔公路通车后,鸭溪至贵阳改用马车、汽车运输食盐,沿途之盐运站亦随之撤销。茅台至安顺的陆运盐道,全程230公里,首站茅台至金沙县城(原名打鼓新场),路程70公里,途经仁怀县的盐津河、鲁班场、吴马口(今五马镇)等人金沙县境,需时3天。金沙到滥泥沟70公里,需时3天。滥泥沟到安顺站90

7、公里,需时4天。这条路线以骡马驮运为主,人力运输为辅。四十年代初期清镇至毕节的公路通车后,滥泥沟至安顺一站改用马车、汽车运送食盐,此盐运站亦随之撤销。五十年代中期,通往赤水河沿岸之赤水、习水、仁怀、金沙诸县的公路相继建成通车。这些地域及其邻近地区所需之盐,先后改为用汽车运输。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沧桑仁岸水陆盐运通道,终于完成了它艰辛而重要的历史使命,成为一道永恒的历史风景线。16綦岸的盐运,同样是先从自流井将食盐船运到四川省江津县的江口,然后沿綦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