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ID:9393560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第1页
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第2页
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第3页
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第4页
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极其治理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位置及范围(1)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一般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面积30多万km2。(2)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平方千米,最严重的地区有儿万平方千米。2、水土流失的危害(1)使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

2、业单产降低。(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3)造成当地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黄土。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3)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4)自然灾害频繁.等时有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下面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B

3、CD)A.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大B.采取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C.露天开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地表植被D.历史上农业垦荒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破坏植被预习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最主要原因是(D)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D.黄土高原抵抗侵蚀能力极低2、形成黄土高原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的是(D)A.轮荒耕作B.植

4、被破坏C.地下开挖矿井D.开挖表土露天开矿【发散点1】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提示:一般多发生在气候湿润、半湿润的山区。上述地区径流丰富,流水作用强烈;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径流速度快,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显著。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长江流域(干支流的上游地区)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水土流失除与降水量大小、地形坡度的陡缓有关外,还与降水强度和地表植被覆盖程度有关。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1)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综

5、合发展。①要以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早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质量;.③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复垦工作。(2)综合治理①原则:坚持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②目的:改善黄土高原的.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过程措施适用地段效果固沟工程建、地段拦泥蓄水防止继续扩展营造护坡工程封坡育林育草地段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生产修建保塬工程平整土地部分合理利用水土提高效

6、率营造(2)农业技术措施:开展、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等农耕农业和、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3)生物措施。提高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预习3.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D)A.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重治理,轻开发B.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C.注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其原因是黄土高原小流域广布,且易于治理D.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绝对高于自然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