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不能望风而动

保险不能望风而动

ID:9395190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30

保险不能望风而动_第1页
保险不能望风而动_第2页
保险不能望风而动_第3页
保险不能望风而动_第4页
资源描述:

《保险不能望风而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保险不能望风而动保险不能望风而动  近日,央行宣布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提高到3%!  自2010年10月20日以来,这已是央行连续三次加息。但这次加息对于保险消费者而言,特别是将保险作为理财工具的个人投资者而言,更多了一份“纠结”的意味。  因为很多人选择在低利率时代买保险产品,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回报。但连续加息之后,储蓄利率显然超过手中保险产品的固定收益部分(或称内含报酬率,学名为“预定利率”,目前消费者手里的长期储蓄型保单绝大部分预定利率在%~%),那岂不是不划算了?  那么,是不是要像那些加息后去银行办理转存的人们一样,把

2、手里的保单也变一变?  其实,不同情况还得区别对待。  分红险: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如果消者手里持有的分红险保单,且是在三年内购买的,建议大家就不要动了,因为这类储蓄型保险,在购入初期退保的损失比较大。  如果购入的分红险已经超过5年持有期,且认为自身已经找好了投资方向的消费者,可以查看一下自己保单后面所附的“现金价值表”,看看自己退保后能拿回多少保费,如果认可这个金额,可以选择退保,然后将这部分资金重新投资利用。如果觉得自己并没有更多可行的投资渠道,那么还不如继续持有分红险。毕竟,分红险除了内含的固定报酬部分,每年还有一定的分红,两者相

3、加,总收益率达到或者超过3%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如果是持币待购的消费者,那么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实际保险需求。如果是保障需求为主的,可以先花点小钱购买纯保障型产品。如果是想兼顾保障和理财两方面需求的,可以稍微等等看,未来三个月或一年内是否有新的分红险出来。这里所指的“新”,主要是说预定利率的变化。因为2010年7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放开传统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执行已达10多年的长期人身保险产品年复利%的预定利率上限首度破冰。近期多次加息后,储蓄类保险产品的“加息”压力也

4、不小,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出现设定较高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可能性更大了。  万能险:可随加息“水涨船高”  如果手中持有的是万能险保单,那么加息后,可以安心持有。因为万能险基本上属于一款“利随息涨”的保险品种。  消费者仔细阅读万能险条款后就会发现,万能险的投资风格都是稳健型的,其最主要的投资品种是各类国债和存款,这些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比例至少要达到60%以上,因此加息后,万能险的投资账户收益率马上就会“水涨船高”。  如果是近期打算购买万能险的消费者,也可以将这类保险作为自己资产保值增值的工具之一。一旦进入加息周期,对万能险的影响将是积极而

5、正面的。  投连险:加息直接影响有限  至于投连险,虽然大部分产品都提供了风格偏好不同的多账户供投资人选择,包括账户转换功能等,但大部分人购买投连险还是冲着投资收益去的,因此投连险中大部分投资人选择的是偏股型账户。而这类账户主要投资在股票、基金等权益类工具上,因此加息对其直接影响很有限,反而要注意观察股市的走向。股市好,则投连险收益会提升;反之,亦然。  日常保险规划:看重保障  其实,作为保险产品来讲,从它的本质和主要功能来说,消费者主要还是要根据需求去制定保险购买计划。将最基本的定期寿险、意外伤害险、健康医疗险等产品以保障功能为主的险

6、种规划妥当后,再考虑其他投资理财型的保险产品。保障型的保险因为储蓄功能较弱,其定价因素主要是考虑死亡率或疾病发生率,因此对于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所以加不加息,对投保人的影响都非常有限。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