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

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

ID:9396832

大小: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_第1页
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_第2页
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_第3页
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_第4页
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指导 示例(大纲要求:要求学生对一段有缺陷的论证做出分析,分析内容由考生根据试题自定) 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提示: 论证有效性分析评论型作文思考的一般要点是: 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作文要注意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

2、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地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由此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例文 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

3、赢的结果吗?       中国被空中客车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表明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地提升,获得了国际认可;由此看出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该论证的论据不足以支持其论点,论证缺乏科学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该论证存在混淆概念的缺陷,文中“制造工作”和“中国制造”,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制造工作”可能只是飞机制造工作中的部分工作,而“中国制造”可能意味着几乎大部分工作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不可信的。     其次,该论证存在论据不充分的缺陷,

4、文中“中国被空中客车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表明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地提升,获得了国际认可”。中国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并不能真正表明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地提升,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持,所以得出的结论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另外,该论证存在以偏概全的缺陷,文中“中国被空中客车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由此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仅以一个邀请,就推断出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

5、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的结论是牵强的,是不可信的。 综上所述,以上论证是没有说服力的,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论证。   万能模板 __________(简单总结文中的逻辑推理关系),上述计划(报告、文章、评论、建议等)的论据不足以支持其论点,论证缺乏科学性,由此而得出的结论(论证、报告、建议)是不可信的,是值得商榷的/需要进一步论证的。   首先,在概念使用方面,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举例说明),/混淆使用了“概念1”和“概念2”,(举例说明)/前后概念使用不一致(偷换概念),前面使用的是“概念

6、1”,后面使用的缺是“概念2”。这种概念混淆的问题,大大削减了上文推理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其次,该论证犯了“类比不当”的错误。 文中未能将 (故事/寓言)和(企业经营之道/启发) 进行有效的类比。 (故事/寓言) 是 因为 原因1 , 企业/启发 是因为 原因2 二者的规律也许有某种共性,但也必然有本质的区别和界限,上述论证把故事/寓言 ,一般化为 企业/启发 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似乎有些轻率地概括,因此,不具有客观的类比性。  另外,该论证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上文中对 调查/个案例子 的叙述也很含糊。文中并没有提供 调查/

7、个案 存在的可靠依据。就算 调查/个案 是真实的,读者并不知道该项调查/个案 是否具有典型性。那也无从谈起其具有“推而广之”的代表性。  最后,该论证犯了“论据不充分”的错误。文中论据A不是结论B的唯一条件。导致结论B的原因还可能有原因1,原因2等。上文中A 结论是基于 论据1或2 ,但是 论据1或2 是否是导致A结论 的唯一原因呢?显然可以导致A结论还可能存在影响因素1 、影响因素2 等诸多的影响因素。那么,A 结论 是否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考证。   综上所述,如果上述论证/分析/报告/文章/评论/建议能进一

8、步提供相应的 数据/论据 和相关信息,排除原文的概念界定不清、论据不充分、逻辑推理不严密等论证缺陷就很有说服力了,但该文中并没有说明其他信息,所以该论证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由于该论证存在上述种种问题。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