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

ID:9397593

大小:2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_第1页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_第2页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_第3页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_第4页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_第5页
资源描述:

《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读《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口方轩《差距》——多么具有冲击力的书名!确实.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差距究竟有多大?如何才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国企业?这是许多企业界人士共同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见到姜汝祥博士的新着《差距——中国一流企业离世界一流企业有多远?》.自然就迫不及待地仔细阅读起来.作者有着经济学硕士,社会学博士双学科学位;曾担任摩托罗拉战略规划经理,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做过

2、访问学者;归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经理培训中心副主任,现在担任着一家企业管理顾『口]公司的总经理;在国外时,他的研究课题又是跨国公司的竞争力,所以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自然具有国际眼光和专业眼光,因而很值得重视和吸取.富有独到之处的是,作者在中国一流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之中,选取出海尔一GE,联想一戴尔,波导~摩托罗拉,华为一思科,娃哈哈一可口可乐,方正一惠普,格兰仕一沃尔玛,TCL—GE和诺基亚等八组有某些相似之处的企业,分别从多元化战略,核心竞争力战略,企业文化,持续增长战略,行业战略,变革战略,竞争战略,公

3、司管理控制体系等不同角度,逐一进行了分析对比,阐述了企业永续经营的底线原则.他在对这些中国优秀企业充分肯定的同时,也鞭辟人里地指出了与国际一流的差距,语言辛辣,一针见血.并以此为基础,对本书的三个核心论题提出了新颖的见解: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用什么来衡量企业是长盛不衰还是昙花一现?为什么要在否定与创新的基础上重建中国企业发展战略?阅读一遍《差距》,琢磨一下作者的分析,倾听一下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有意进人中国一流企业行列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对于其他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也是颇具

4、启示作用的.一,核心竞争力并非只是高新技术我们一般都认为,核心竞争力总是与核心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一说到核心竞争力,就往往会想到高新技术,似乎一旦掌握了高新技术,核心竞争力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可是,只要我们再深人地想一想,中国的一流企业大都是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在这些方面尚且可以凭自己的品牌同国外的大公司一争市场,然而在服装,食品等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消费品领域,中国企业的产品却很难同国外的大品牌相匹敌.在《差距》所比较的八组品牌中,只有娃哈哈属于中国的消费品,作者明确表示,不是不想找消费品,而是实在找不出来.如此看

5、来,核心竞争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对高新技术的掌握.譬如,美国戴尔公司并不掌握计算机的核心技术,而是通过对消费者的研究和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把握,建立了在直销模式上的低成本配件供应与装配运作体系,同样获得了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把IBM,康柏,惠普等从个人计算机领域中挤了出去.于是,作者得出结论: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内部根深蒂固的,与组织融为一体的技能,技术,知识和经验的组合,是企业内部集体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某一项单一的,独立的技能,技术26《上海纺织》2oo4年第5期(总第277期)醺._.墓量l量童誊量.-_誊莹曼j善

6、莹善董季薹誊誊.囊薰[亘三]薰或品牌,更不是资产或规模.(综合第l6,72,123页)如果没有基于公司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而构筑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基于市场和竞争态势的战略安排,那么,某项技术上的优势或品牌上的优势.也会变得一文不值.用这种观点来审视并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的努力不是会更加有效吗?二,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差距》的作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一流企业成功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原因,认为其中一些企业过去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决定因素,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有的是无用的,有的是过时的,有的

7、则不全面的.如果不加区别地一味固守不变,那么就将成为继续前进中的绊脚石.作者对一些品牌实施的低价战略,多元化战略,全方位超越战略,高额的广告轰炸战略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质疑与忠告.这些战略在某些企业的某个阶段曾经使用过,也曾获得过胜利;可是,如今的市场背景不同了,竞争对手不同了,消费对象不同的,竞争态势不同了,因此万万不能胶柱鼓瑟.把以往一时有效的局部经验,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来运用.否则,错把暂时当作永恒,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只背着金子飞翔的鸟,以为自己很"富裕",殊不知真正的优

8、势是飞翔能力而不是什么外在的财富,而且这时外在的财富很可能恰好就是飞不过大海的原因.(第156—157页)这里所说的"金子",就包括了过去的成功经验,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那么"金子"也会成为"绊索".这些启示我们,应当自觉地将为保持近期良好经营状况而制定的竞争战略,同长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文化区别开来.不能把某些只具有短期成功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