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

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

ID:9398047

大小:56.1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30

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_第1页
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_第2页
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_第3页
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_第4页
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儿童心理学,把新生儿及幼小婴儿看作是小动物,不知不识的,只注重其动作能力,而现代儿童心理学,发现新生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能力。由于婴儿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认知过程,所以在研究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工作者在不断深入的研究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了几种颇有成效的婴儿认知研究方法和技术。一、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一)偏好法偏好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实验程序,其过程是在婴儿面前同时呈现两个或多个物体或图形,考察婴儿对这几个物体或图形的不同注视时间,以此判断婴儿对某一物体或图

2、形的偏好。这种方法最初由RobertFantz(1961)采用,用来研究婴儿鉴别物体视觉模式(比如圆和十字形状)的发展状况。自Fantz之后,偏好法已普遍应用于分析婴儿的注意、视敏度、对物体及其形状、颜色的区分等等。有证据表明,偏好法在测查婴儿视敏度方面极其可靠,但是有些问题是其难以解决的。比如Fantz(1961)在一项研究中发现,7个月的婴儿对于十字和圆没有明显的偏好差异,对两种形状的注视时间大致相同,这样一个"无偏好"的结果是采用偏好法的程序难以解释的。可以说婴儿不能区分被测的两种图形,也可以说婴儿对两种图形同样有

3、兴趣或无兴趣。对于这处现象我们可以用习惯化法。(二)习惯化法一般情况下,新异的刺激能够引起婴儿行为反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婴儿头和眼的运动,呼吸和心率的变化等等。所谓习惯化法是指当一个刺激在短时间内重复多次出现时,婴儿反应的强度就会下降,甚至全部消失。当习惯化出现之后,如果将原来的刺激变换为另一个新异的刺激,又会引起婴儿行为反应的变化,这就是去习惯化。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本质上是人类的反射学习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习惯化法的实验程序包括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两个过程:先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以后,婴儿就会习惯化。这时再用

4、另一新的刺激呈现给婴儿,则其注意又恢复到最初水平,这是去习惯化。采用习惯化法,可有效地研究婴儿的图形知觉、深度知觉和颜色知觉等感知能力,还能研究婴儿的注意以及记忆能力。(三)伴随操作行为强化法这种方法的实验程序是:1.呈现目标刺激2.如果婴儿产生转头或吮吸等探索行为,就用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强化。3.多次重复,使目标刺激与探索行为联系起来。4.改变目标刺激,观察婴儿的探索行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考察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例Bwer曾用转头作为探索行为来研究婴儿大小知觉恒常性。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探索行为是转头和吮吸,所以这种方法

5、又分为两种:转头法与吮吸法。这各种方法通常会和习惯化法一起使用。(四)有意义自然反应法婴儿的反应行为有些是无意义的,有些则是有意义的。在婴儿有意义的行为反应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婴儿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与辨别,同时也能看到外界事物对婴儿的作用和意义。在婴儿的实验研究中,常用的有意义的自然反应法有:1.视崖反应视崖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Gibson和Walk(1960)设计的一种用于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视崖是一个高度适于成人操作的长方形平台,平台周围有30公分高的围板。平台以中间为界分为两半,一半上面铺着红白相间的格子图形玻

6、璃板,视为"浅侧",另一半的格子图形板面置于离上板面150公分以下(高度可调),视为"深侧"但上面铺着与"浅侧"连接着的透明玻璃平面,看上去这一半像深陷下去的悬崖。在深侧与浅侧之间有一个过渡地带,贴有白色胶带,称为"中央板"。其实验过程是:1.将婴儿放在中央板上2.在浅侧或深侧诱使婴儿爬行。例:可以让婴儿的母亲分别在浅侧与深侧呼唤婴儿,如果婴儿无法知觉到不同深度,那么母亲在哪一边叫他,他都会爬向母亲。Gibson的研究发现6-7个月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在近几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将视崖装置与生理指标(例:心跳频率)的测量结合

7、起来,使对婴儿深度知觉的测量大为改善,发现婴儿在更小的时候(2个月)就开始具有深度知觉。另外,研究者还将视崖装置用来研究婴儿与母亲(或其成人)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婴儿与母亲间的情感交流。2.抓握的反应抓握反应是有效的研究婴儿知觉,包括物体知觉、运动知觉、时空知觉等和婴儿对事物理解的自然反应之一。例:在婴儿3个月左右时,在其在前放一个小球和一个大球,当婴儿还不会用手拿东西的时候,他就能根据球的大小及与球之间的距离而不同用不同的姿势去抓:小球有手掌去抓,大球有两只手去抱。3.视觉追踪就是利用婴儿眼睛对物体的注视与追踪特征来研究

8、婴儿的知觉与判断能力。例:在婴儿面前放置一个屏幕,屏幕左右各一个窗口,左边窗口放有一个好看的球,自下而上运动;直至消失;几秒种后球在右边窗口出现并自上向下运动反复几次之后,研究者发现即使2-3个月的婴儿在看见时球左边窗口消失后,会将视线转向右边窗口期待球的出现。4.回避反应婴儿会对发生在其面前看来似乎带有威胁性的物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