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ID:9400149

大小:16.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30

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_第1页
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_第2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冯媛媛1田江萍2(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2.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甘肃白银730000)【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它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引导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全新的内容,它深深扎根于以往心理学特别是人本主义发展的土壤之中。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并探讨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关键词】人本主义;积极心理

2、学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由于其兴起是在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之后,又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基本形成于五六十年代。当时占据心理学主导地位的是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虽然强调人性(HumanNature)的问题,但却把它归结为动物性本能,并且大多集中于病态心理研究。行为主义将人的心理说成只不过是“刺激—反应”的功能,完全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这些都使得心理学缺乏对人

3、的本质与人的积极方面的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就是为了批判行为主义的“非人化”倾向才产生的,它所注重的是对人的健康人格和内在价值的研究,完全不同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故有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TheThirdForce)之称。“第三势力”的根本特点便在于它注重的是对人类自身(HumanSpeciesItself)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决定了它的历史使命是承担起传统心理学没能承担起的职责——重视人的尊严、价值和主体性。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以人的本性为研究对象,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的主观内

4、部经验,如人的自我实现、心理自由等;二是以人本身为目的,即所选择的研究课题必须对人类有意义,如研究健康人的人格,研究整个人类的终极价值,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等等,而不是仅仅考虑所选择的课题是否适合于实验室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意识经验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论依据是胡塞尔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现象学强调对意识经验进行客观如实的描述来揭示意识的本质。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借助于这种方法以达到关心人的内部心理世界的目的。人本主义主张“问题中心”(ProblemCentering),也与

5、强调“方法中心”(MeansCentering)的行为主义构成对立。行为主义所主张的“方法中心”就是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仪器、技术、步骤、设备以及方法,而不是它的疑难、问题、功能或目的。行为主义遵循这种“方法中心”的倾向,便忽视了人的直接经验和价值等心理学的重要问题。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遵循与“方法中心”完全不同的“问题中心”倾向,始终面对人自身的问题进行探索。二、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思想最早萌芽于阿德勒(Adler)的个体心理学,后来在社会

6、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也有所体现。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而顿(K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wra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积极心理学发展的贡献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冲突,人格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东方传统哲学和社会建构主

7、义的完善,都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这其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最大。(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主题的重要来源。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追求幸福是人类所具有的天赋权利。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喜爱程度,它具有主观性、积极情绪体验和生活整体性三个方面的特点。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认为,人的幸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实现自身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他认为,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流派的幸福观都是基于对人性的片面理解,因此提倡建立健康的和更加富于

8、人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心理学所倡导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又将其改为七个层次)。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会带来幸福感。越是高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产生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越深刻。当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适当满足以后,人就会进入人生的至高境界——自我实现的美妙状态。这种状态又叫做“高峰体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理论较系统地论述了主观幸福感的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源泉。(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