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

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

ID:9401860

大小:1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_第1页
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_第2页
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_第3页
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_第4页
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_第5页
资源描述:

《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看美国老妈如何降服“小顽童”折800http://www.tuanxiu.net/kxgdy  今年37岁的刘静怡女士是一名美籍华裔,她高中时随父母一起移民美国,并努力适应了异国生活。她的丈夫吕波也是一名华裔,两人勤劳聪明,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美国没有计划生育一说,两人又都喜欢小孩。结婚15年周年,是三个小孩陪她和老公一起庆祝的。这三小孩性格差异巨大,却都精力充沛。闹腾起来可以把房子拆掉,捣起乱来可以把人气疯。为了降服这三个“小恶魔”,刘女士不知道想过多少办法,但每次“恶魔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夫妻俩

2、为此伤透了脑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刘女士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家长培训小组”,没想到竟然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以下便是她的自述,希望对为人父母者能有所帮助——  理解感受  每天早上,我和老公都跟上前线打仗似的,手忙脚乱。大儿子杰克今年12岁,看见我总没好气:“这麦片真恶心,就像吐出来的。”二女儿波莉今年6岁,总跟4岁的弟弟汉斯斗气:“妈,他的果汁比我的多!”汉斯一生气,把番茄酱“扑哧”都挤在了波莉身上。哦!天啦!又是一场世界大战。  到了晚上,孩子们一样不肯放过我和老公。不是这个说在学校被欺负了,就是那个倒地

3、打滚要买新玩具。不论我们怎么讲道理,孩子们依然我行我素。生活真是一场噩梦。  一天,校长找到我,说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要在这开设“家长培训小组”,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这不正是切除我生活毒瘤的手术利刃吗?我立刻报了名。  阿黛尔是一位面目慈祥的女士,她让我们每个人都畅谈一下,发现所有人都在抱怨孩子不愿意听从我们的想法。阿黛尔让我们两个人分成一组,一个人当家长,一个人当孩子。  “孩子”捂着胳膊对“家长”埋怨:“医生今天打针疼死我了!”扮家长的我用亲身体验告诉“孩子”:“打针没有你想的那么疼

4、。”没想到“儿子”白了我一眼:“非常疼!”“不就破点皮,你是个男子汉呢。”“好烦!”讲道理彻底失败了。  接着换我当“女儿”,在“父亲”面前大肆抱怨一番疼痛,得到的回答是:“你是不是太夸张了?”当自己的感受被否定,我顿时来气了:“我再也不想跟你说话了!”  这真是一次神奇的试验。不用阿黛尔老师讲解,我们都知道了错误。每次聆听孩子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来考虑事情,盲目地给予建议,而忽视了他们真正的想法,导致他们不被理解,从而情绪失控。  那该如何改正呢?阿黛尔教给我们四步:1.安静专心地倾听。2.用“哦、

5、嗯、原来这样……”等简单词语让他们全部释放。3.说出他们的感受——你好像很愤怒/烦躁/痛苦/失望/矛盾。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希望发明一种针,让人不会觉得疼痛。”  当晚,我刚回到家,就看见女儿波莉躺在地上发脾气。生气又无可奈何的丈夫说道:“儿童专家回来了,看看你能不能处理这个问题吧。”我走近波莉,温柔地说:“亲爱的,你看起来好像很生气。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波莉说:“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他真讨厌!”  按照往常,我一定会教育波莉,老师一定有他的道理,你应该听从!而这次,我却说:“那你一

6、定很失望,期待了那么长时间!”波莉说:“是啊!就因为彩排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捣乱。”“原来是这样啊。”波莉咬着手指:“不过老师说如果我们能好好演,就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妈妈,也许我们还有希望呢!”我点头微笑,波莉也开心起来了。  这简直不可思议,仅仅是因为我说出了她的感受,我的刁蛮小公主就从歇斯底里变成了面带微笑。晚上,丈夫虔诚地请求我:“把神奇的沟通之法教给我吧!”  如果我们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倾述,孩子就能表达出他们的困境,从而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找到办法。家长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建议与责怪,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失

7、去认同感。  鼓励合作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远比课本上的要多得多。很快,我跟丈夫又恢复了歇斯底里——“杰克,快去洗手!吃完饭要擦嘴。”“波莉你能不能小点声音?作业写了吗?”“汉斯,你刷过牙了吗?快上床睡觉。”孩子们要不磨磨蹭蹭,要不就直接拒绝,最后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而我的态度变成“按我说的去做”。争吵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每次都让我心烦意乱,最后,即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也会让我头疼——因为他们就不做。  在“家长培训小组”,爸爸妈妈们大吐苦水,埋怨孩子们不听话。阿黛尔微笑地说,你们提出的都

8、是成人的要求。孩子们可不在意这些。家长花很多精力调教孩子,让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但是,我们的态度越强烈,孩子越是反抗。  还是按照上一节课,我们轮番扮演孩子与家长。我发现,虽然“家长”的心意是好的,但是他说话的方式我接受不了——不是责备就是命令——  “你怎么吃饭弄得到处都是,笨手笨脚。”“你怎么又把湿毛巾放我床上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我对此感觉很受伤,也明白了孩子们为何对说教如此反感,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为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