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ID:9403799

大小:12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4-30

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_第1页
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_第2页
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_第3页
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_第4页
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张绍铎: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1970.11~1971.10)作者:张绍铎编者按:近期,冷战中国网将陆续刊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的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大都反映了当前国内美国外交史研究的最新路向与学术关怀,具有相当的参考与探讨价值。 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1970.11~1971.10)[摘要]对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尼克松与基辛格而言,如何处理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似乎颇为棘手。实际上,与北京改善关系是他们处理此问题的战略前提,如何避免美国国内保守阵营的攻击则是两人制定具

2、体战术的出发点,至于蒋介石政权的反应则基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1971年中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虽与尼克松政府的相关政策不无关系,但其根本原因则在于中国自身。即只要中国不发生内乱在代表权问题上让步,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其加入联合国的步伐。而只要北京不让步,台北当局被驱逐出联合国就是必然的结局。[关键词]联合国中国代表权“复杂双重代表权提案”“逆重要问题提案”       随着1998年以来尼克松政府外交档案的逐渐解密,关于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问题,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1]2001年我国台湾的“国史馆”出版了3卷本的《

3、中华民国与联合国史料汇编》,其中的“中国代表权”卷刊出了很多保存在“国史馆”的解密档案,其后台湾地区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2]本文在充分吸收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原始档案出发重新梳理1970年11月至1971年10月间尼克松政府与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来龙去脉,力图还历史本来的面目。      台海两岸的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之争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0~1960年,美国和台北方面采用“搁置讨论”的提案,1961年后转而采用“重要问题提案”(任何涉及中国席位的变化都必须获得2/3以上的出席联大的会员国的支持),成功维持了台北

4、的席位。因此,即使“驱逐蒋介石代表并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0年代60年代中主要为阿尔巴尼亚提出,故又称“阿尔巴尼亚提案”)的提案获得半数以上支持,如果未能获得2/3以上的绝对多数支持,还是无法通过。一、      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事务》上撰文,透露出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意图。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这是调整对华政策的绝好契机,而毛泽东也意识到必须解决战略上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7月21日和12月1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减少对美国人到中国大陆旅行和向中国大陆出口商品的限制。[[3]]

5、11月,尼克松下令停止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的固定巡逻。进入1970年,尼克松政府分别在3月16日、4月29日、7月28日和8月26日,宣布进一步放宽对美国人到中国大陆的旅行限制和对华贸易管制。[[4]]10月,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尼克松表示,希望有生之年能访问中国大陆。[[5]]     就在尼克松政府酝酿如何进一步调整对华政策之际,11月20日,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上传来了“阿尔巴尼亚提案”获得的支持票超过反对票2票的消息,只是由于之前通过的“重要问题提案”的限制“阿尔巴尼亚提案”才不能生效。两天后,尼克松就要求基辛格在保密的原则下组织

6、人员研究如何在保住台北席位的前提下让北京加入联合国的问题。[[6]]实际上,早在一个月之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安会)官员斯麦瑟(RichardSmyser)就提出美国政府应该把政策重点调整到“反对共产党中国以驱逐台湾作为其加入联合国的条件”。对此,斯麦瑟的同事洛德(WinstonLord)基本赞同,并建议基辛格拟订一份NSSM(NationalSecurityStudyMemorandum—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代表权问题,很快获得基辛格的同意。[[7]](pp.527~529)      1971年1月下旬,研

7、究中国代表权问题的NSSM107出笼。其主要内容如下:美国在代表权问题上面临着四种选择:坚持既有政策;采取“会籍普遍制”原则;采取“会籍普遍制”与“双重代表权提案”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双重代表权提案”。四种方案各有利弊,如采用后三种选择,就要重视与台北、东京等方面的磋商。如果美国政府的首要利益在于保证与北京改善关系的可能性与忠于台北的盟友,采用第一种选择是最佳方案。当然此选择必然导致台北被驱逐出联合国,因此需要谨慎评估其国际及国内影响。[5](pp.580~584)     按照基辛格的指示,国安会的赖特(MarshallWright)等人也

8、就此问题展开了研究,并于3月3日向基辛格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建议采用双重代表权政策。[5](p.611)3月9日,赖特又向基辛格提交了一份关于“双重代表权”具体方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