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

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

ID:9406017

大小:28.3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30

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_第1页
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_第2页
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_第3页
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_第4页
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言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篇,孟子讲到不动心的修养方法: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做到两者,就能达到至高的道德修养。何谓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是一种由道义之举日积月累而来的正义之气。如果违背道义,则会损耗。对于这种气,孟子反对人为地干预,要顺应内心去培养。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皆具有四心:仁义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人心本具仁义礼智,只有不违本心,除去蒙蔽,才能涵养浩然之气。古往今来,诸多

2、学者都曾致力于对孟子浩然之气的解读。对于浩然之气内涵的不同见解,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种观点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主观精神的修养,只要通过后天正义行为的不断积淀,就能形成充满正义的浩然之气;一种观点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状态,人的愚昧无知使其阻塞不通,只有摒除外欲污染,才能重新恢复浩然之气的本然状态;还有观点认为浩然之气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主义范畴,它的产生及修养都不可捉摸。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浩然之气本于化生宇宙万物的物质之气,此气先天地客观存在,与内心的道义原则不断作用,形成浩然之气。人只有提升自我修养,存道义之心,行正义之举,才能达

3、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本文站在最后一种观点的立场,试图深入分析孟子浩然之气的科学内涵,阐释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即其现实意义。对于浩然之气的修养,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美的角度,看到的是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正义之气,阳刚敦厚的气质之美;从善的角度,看到的是主体的道义之心,人格修养;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到的是一种绝世独立,豪放洒脱的风格;从享受生活,乐天知命的角度看,看到的是一种与人为善的高尚情操。本文力图从多个角度阐述孟子的浩然之气,以期能让读者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愉悦生活,感受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魅力。一、孟子浩然之气的来源孟子

4、人性论修养的目标是要达到“不动心”。不动心指不因个人处境、待遇、遭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操守。要达到这种修养境界,有两个环节,一是知言,使人不迷惑;一是培养浩然之气,使人意志坚定。知言则不惑,气盛则意志坚定,从而实现不动心,使人成为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大丈夫。(一)存夜气存夜气是养浩然之气的前提。孟子说:“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孟

5、子的“平旦之气”,指天地运行于此时所产生的自然界之气与人生理之气。“夜气”主要包含人的生理之气与良知善念。孟子认为从夜半至天亮是人自我修养的最好时间,这时天地间充满纯真清明的自然之气,应当保存住此间顺应自然而生的夜气。如果不存夜气,天亮之后人们被七情六欲所干扰,人的良善本性消耗殆尽,就会如同本来是土地肥沃,生产良好木材的牛山,因为邻近大国,伐木的人无时停息,大批牛羊在那裏放牧,所以树给砍光,草给吃尽,牛山变成濯濯,草木不生了。(二)知言的涵义养浩然之气,首先要知言。孟子认为,单存夜气,不足以养浩气。还需要拥有较高的知识理性,即“知言”。“敝词知

6、其所弊,淫词知其所陷,邪词知其所离,遁词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上》。偏颇的言论,知道它在哪一方面被蒙蔽而不明事理;过分的言论,知道它沉溺于哪种观点而无法自拔;歪曲的言论,知道它偏离事实而乖张不正,敷衍搪塞的言辞知道它因何陷入理屈词穷的境地。言辞生于内心,害于其政,言论的过失是由于内心的思想认识不正产生的,会危害政治;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如果把错误的思想用于具体的政令措施,则会危害具体工作。儒家认为,人事中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就是政治,政治工作的好坏关系百姓的幸福,国家的安稳。大学强调修身也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政治工作包含了个人安危得失,也体

7、现了个人修养。言论反映思想,思想指导行动,利害关系可见一斑。一旦发现言论有误,就要从内心去寻求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改变思想,从而修正思想,防止行动错误。所以孟子说,“不得于言,务求于心”不可。那么“不得于心,务求于气”可,是何原因?心中有所不安,不必从感情意气上找原因。因为人的感情意气随时变化,只会影响人的情绪,不会影响人思考。“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理智管理着情感,就像法官一样负责评判,人根据它的指令而行动。然而感情与理智是互相影响的,“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思想专一,则调动人的感情意气跟随行动;情感专一,则影响人的思想意志。有句话

8、说,冲动就是魔鬼,感情一旦失去理智的控制,则会带动人做出疯狂的举动。而现实中几乎所有正常人,都是理智的人,能够控制情绪感情。理智就像一个围场,情感都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