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

“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

ID:9409950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30

“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_第1页
“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_第2页
“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_第3页
“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_第4页
“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害群之马”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的性分析  引言    依据社会认同理论,积极区分的动机会导致个体对内群体的评价比对外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对令人满意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比对同样令人满意的外群体成员的评价更积极,而对令人讨厌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比对同样令人讨厌的外群体成员的评价更消极,这一心理机制被称为害群之马效应,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对内群体的评价更加旗帜鲜明。有学者在进一步探讨内群体偏爱与害群之马现象时发现,群体认同影响害群之马效应。即群体认同程度较高的被试对这个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更消极,而群体认同程度较低的被

2、试则对那个外群体成员的评价更消极。Hutchison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认同者对符合标准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比低认同者对符合标准的内群体成员的评价更积极,但是高认同者对害群之马的评价也更消极。据此,研究者得出结论,群体认同的水平调节人们对个别内群体成员的评价。  以往有关害群之马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通常关注的是人们如何评价那些跟内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标准明显不一致或截然相反的个别群体成员。已有研究也证明了,内群体认同会影响人们对害群之马的评价,并且人们对害群之马的评价可以改善他们对内群体的刻板印象。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害群之

3、马反过来是否会对内群体认同产生影响。  因此本研究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设计    1.被试。选取中南民族大学心理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为被试。本实验前后两次施测,完成两次施测的被试共有43名,其中男生13,女生30名,被试平均年龄为21.61岁,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22岁。  2.研究程序与材料。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前后测设计,共有两次施测时间点,间隔一周。第一次施测,使用自编的《心理学专业学生认同量表》,以获取被试对(内群体成员)群体的认同情况;第二次施测给被试呈现实验操作情境,并再次测量被试的群体认同情况。  

4、本研究根据Hutchison等人的研究材料编写了两组研究情境,情境一是对一名心理学工的描述,情境二是对一名中学教师的描述。本研究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设计,两种情境随机分配给被试,阅读心理学工情境的为实验组,阅读中学教师情境的为控制组。实验情境一的内容为他通常会从来访者的身上看到自己心中的问题。并且他经常会在咨询过程中打断来访者,因为他感觉到很紧张,并且认为自己很难完全理解来访者的观点。他对来访者缺少关怀,因此他无法获得来访者对他的信任。他还经常会将来访者们的记录弄混淆,因此他要一遍又一遍地让来访者说明他们的问题所在。情境二的

5、内容为他通常会从那些问题学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过去。他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经常会打断学生,因为他感觉到很紧张,并且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真正意图。他对自己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关怀,因此他无法获得学生们的信任。他还经常会把学生的名字记混淆,因此他要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介绍自己是谁。  3.反应量表。本研究反应量表均采用6点计分。由于本研究采用前后测设计,并且每次施测的变量较少,故采用研究一所编制的包含22个项目的群体认同量表,测定被试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群体的认同情况,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情况为:前测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6、85,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8、0.83和0.69;后测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0.83、0.76,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还采用4个项目测量被试对情境中的心理学工和中学教师的评价。四个项目分别是他是一位不错的心理学工(老师),他适合做心理学方面(教师)的工作,他不应该再做心理学工(教师),你愿意与他共事。项目1、2、4为反向计分,四个项目总分越高,表明对其评价越低。四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  二、结果分析    1.操作检验。在进

7、行实验结果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实验操作进行检验,看被试所感知到的样例情境是否是消极的。计算对情境样例评价的项目均分,结果对心理学工的评价为4.67,t检验表明显着高于中点3.5((t24)=8.37,p<0.001);对中学教师的评价为4.49,t检验表明显着高于中点3.5((t17)=4.97,p<0.001)。检验结果表明,被试对实验情境的感知与操作相符。  2.群体认同对评价害群之马的影响。以前测认同得分为依据,以认同量表得分的中位数为标准,将实验组被试分为高认同组和低认同组,将高低认同组对害群之马的评价

8、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差异不显着(M高认同=17.91,M低认同=18.9,(t41)=-1.07,p>0.05)。即高认同组和低认同组对内群体害群之马有相同的消极评价,这与以往的国外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因此本研究假设1没有得到验证。  3.评价害群之马对群体认同的影响。将心理学专业学生群体认同的后测结果减去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