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

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

ID:9410488

大小:8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30

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_第1页
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_第2页
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_第3页
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_第4页
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窦安华刘著国王帅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工地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工地的蓬勃发展是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由于智慧工地的产生,带动了建筑工地的管理,使得建筑工地得到了质的飞跃。“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理念在工程领域的行业具体体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智慧工地立足于互联网+,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将传统的工地管理,转化为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实时监控,以可控化、数据化以及可视化的智能系统以便于对工地进行设计和管理。智能系统对建筑项0的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设备

2、管理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管,对加强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工地;物联网;实吋监控;智能系统;窦安华(1976-),男,陕西宝鸡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智能建筑。1智慧工地研宄现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H新月异,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一些新生技术的诞生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安全生产五大重点行业之一,不安全因素多,工地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其屮安全隐患会随着工程的进展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这其中不乏设备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要与时倶进,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个历史机遇,

3、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资源以及研发新的智能系统来更好的为建筑行业服务。智慧工地是通过远程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实现了实吋动态的远程报警、远程监控及远程通知,这样一来,就会使设备监控变成开放的透明的实时动态监控。利用智慧工地进行对客观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此为依据,来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障或者存在安全隐患,设备一旦出现任何故障都将会及时发出警报,如此一来可以使工作人员能立即对设备进行检修,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1.1研宄背景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施工现场参加施工的人员众多。因为建筑行业露天作业、人员流动大、建筑物变化较大、预防难度大、施工中危险性大、不安全因

4、素比较多及点多面广等特点U1。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现场存在:在冇限的场地集屮人、材、机、施工条件变化大、危险源较多、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实际情况。建筑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代表,建筑行业是最需耍被互联网变革的行业。由于它是最大的大数据行业,然而它也是最匮乏数据的行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长期发生的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1.1.1国内外基本情况近几年来,智慧工地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机、物等各个核心系统结合起来,以一种更加智慧的方式运行,从而建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正是在这种美好的发展愿景的驱动下,美国、英国、荷兰等国

5、都在持续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屮的应用。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他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SamPalmisano)在会上第一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Planet)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建设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化基础设施。随后的时间里,在精心规划和部署下,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0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进行了改革与投入。不仅如此,美国在其他的城市信息化方面也做出丫努力,具体的项目有: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电网、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制虚拟车辆设计平台、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启动智能道路照

6、明工程、政府启动联邦智能交通系统等一系列具体项目,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英国在这方面与美国几乎同步,在2009年6月,也就是美国举行圆桌会议的同一年,英国提出了打造“智慧之都”的概念。英国发布了《数字英国》(DigitalBritain)计划,明确提出要将英国建设成为世界性的“数字之都”,要在2012年建成覆盖所有人口的宽带网络。英国城市建设模式十分注重绿色发展,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各种智能和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与方案,并且“绿色环境”是其城市智慧化的目标之一。其他“智慧之都”的项目还包括有格洛斯特开展智能屋试点应用、伦敦建设“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生态

7、社区等。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是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智能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早在2005年7月,欧盟正式实施“i2010”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发展最新的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媒体内容。荷兰的智能大厦项目是在未给大厦的办公和住宿功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之下,将能源消耗减小到最低。与此同时,在大楼能源使用的客观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电力系统将会更有效地运行。为了使阿姆斯特丹众多的大厦资源得到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阿姆斯特丹还启动了ITOTower大厦,这是智能大厦项目的试验性、示范性工程,总面积达到38000m。在这方面,W

8、内的研宄跟W外其他W家和比,虽然起步阶段较晚,但是,经过各个领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