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

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

ID:9412661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_第1页
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_第2页
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_第3页
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_第4页
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比较PRVC与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影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发生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疾病过程中,由于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并导致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ARDS患者的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近年来对ARDS的研究及认识逐渐深入,对ARDS的诊治水平逐渐提高,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可能对治疗ARDS产生不同的效果。容控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容控

2、SIMV)是一种常用的通气模式,正确运用能改善呼吸衰竭患者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每一次通气都自动测算胸肺顺应性和容积/压力关系,从而调节下一次吸气压力,以使实际潮气量与预设潮气量相符。有研究表明PRVC模式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肺部呼吸功能且使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本研究对我院ICU内31例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旨在比较PRVC与容控SIMV这两种通气模式对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哪种模式较少引起肺损伤。  1资料与方法 

3、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9月2013年1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ICU诊断为ARDS的住院患者共3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22~82岁,包括重症肺炎15例,多发伤9例,感染性休克7例,诊断依据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  将ARDS患者随机分为PRVC组和容控SIMV组,2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前的血压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使用呼

4、吸机为Vela呼吸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使用E-CaiOV监测患者的气道峰压及平台压。  对容控SIMV组患者使用容控SIMV通气模式,对PRVC组患者使用PRVC模式进行机械通气,2组呼吸参数的设定:潮气量4~7ml/kg、呼吸频率16~20次/min、吸氧浓度50%、压力支持水平12cmH2O(1cmH2O=0.098kPa),呼气末正压(PEEP)10cmH2O。在使用相应模式稳定通气6h后记录气道峰压、平台压,测量患者血压,并行血气分析检查,记录PaO2、PaCO2及SaO2。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

5、计软件,数据以(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PRVC组的气道峰压、平台压均明显低于容控SIMV组(P<0.05),而PaO2、SaO2均高于容控SIMV组(P<0.05)。2组间的PaCO2、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3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1967年由Ashbaugh首先提出,是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此后随着医务人员对ARDS的逐渐重视其发病率亦明显增高。ARDS的病死率一直较高,

6、中国上海市15家成人ICU中2001年3月2002年3月ARDS患者的病死率高达68.5%。目前对ARDS的治疗主要包括原发病的治疗、肺外器官的功能支持治疗和呼吸支持治疗,机械通气是呼吸支持治疗的主要方法,目前发展较为迅速,包括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肺复张、最适PEEP的选择、俯卧位和半卧位通气、高频振荡通气和液体通气等等。针对ARDS患者如何使用机械通气更好地改善氧合、怎样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更小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机械通气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气模式的选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ARDS的疗效及预

7、后可能影响较大,本研究就是针对ARDS患者使用PRVC模式和容控SIMV模式通气进行比较,探索一种对治疗ARDS更为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模式。  ARDS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时的气道压如气道峰压、平台压过高,可使部分通气良好的肺单位过度扩张和局部通气过度,使通气的肺单位和萎陷或实变的肺泡及远端传导气道的结构结合处产生强大剪切力,从而导致肺损伤包括气压伤的发生。由于ARDS患者存在着大量肺泡塌陷,肺容积明显减少,使用通常潮气量通气易致肺泡过度膨胀和气道平台压力过高。既往研究表明,对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采用小潮气量通气并使平台压小

8、于30cmH2O能减少病死率,进一步说明了较小气道压力的重要性,因此对平台压的限制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关键所在。近来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主要发生机制。大鼠由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其肺灌洗液标本中白细胞计数、TNF-α和蛋白总量明显增加。还有研究指出短时间的高气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