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

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

ID:9416114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_第1页
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_第2页
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_第3页
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_第4页
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财政部会计司新企业会计准则讲座——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类。  一、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只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具体计算时,分子为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分

2、母为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算术加权平均数,即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根据当期新发行或回购的普通股股数与相应时间权数的乘积进行调整后的股数。  二、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采用假

3、设转换法判断其稀释性,并计算稀释每股收益。首先,假设这部分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即已转换成普通股,从而一方面增加了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另一方面节约了公司债券的利息费用,增加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然后,用增加的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得出增量股的每股收益,与原来的每股收益比较。如果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原每股收益,则说明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应当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中。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分母的调整项目为

4、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平均数。  (二)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对于盈利企业,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对于亏损企业,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假设行权一般不影响净亏损,但增加普通股股数,从而导致每股亏损金额的减少,实际上产生了反稀释的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对于稀释性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分子净利润金额,只需要按照下列步骤对分母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进行调整:  1、假设这些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在当期

5、期初(或发行日)已经行权,计算按约定行权价格发行普通股将取得的股款金额。  2、假设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股票,计算需发行多少普通股能够带来上述相同的股款金额。  3、比较行使股份期权、认股权证将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相当于无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作为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净增加。  4、将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乘以其假设发行在外的时间权重,据此调整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母。  (三)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  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中规定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

6、性。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与前面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计算思路恰好相反,具体步骤为:  1、假设企业于期初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普通股,以募集足够的资金来履行回购合同;合同日晚于期初的,则假设企业于合同日按照自合同日至期末的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足量的普通股。该假设前提下,由于是按照市价发行普通股,导致企业经济资源流入与普通股股数同比例增加,每股收益金额不变。  2、假设回购合同已于当期期初或合同日履行,按照约定的行权价格回购本企业股票。  3、比较假设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假设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作为净增加的发行在外普通股股

7、数,再乘以相应的时间权重,据此调整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母。  (四)多项潜在普通股  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单独考察其中某潜在普通股可能具有稀释作用,但如果和其他潜在普通股一并考察时可能恰恰变为反稀释作用。为了反映潜在普通股最大的稀释作用,应当按照各潜在普通股的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稀释程度根据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即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的情况下,将增加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金额。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每次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作不同的潜在普

8、通股,分别判断其稀释性,而不能将其作为一个总体考虑。通常情况下,股份期权和认股权证排在前面计算。  对外发行多项潜在普通股的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步骤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1、列出企业在外发行的各潜在普通股,例如票面利率2.5%与票面利率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