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

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

ID:941625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30

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_第1页
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_第2页
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_第3页
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变的基本方法,通过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感染物质,形成根管,去除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并严密填充根管,防止牙尖周病变发生及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根管填充是否致密、完善,是根管治疗的关键。  传统的根管治疗主要通过手感和经验来判断根管预备的效果,操作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根管显微技术借助显微镜使充足的光源进入根管,放大根管内部结构,医护人员可在直视下治疗,清晰观察术区情况,有效避免了根管壁侧穿孔、根管内断针等不确定情况发生,提高了牙髓病的治疗效果。本院与2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者55例,观察治疗效果,评价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牙髓病变110例,排除根管严重钙化弯曲及牙周袋大于3毫米患者以及X线检查根管重度弯曲患者。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55例患者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34~66岁(平均47.9±4.6岁),患牙数76颗;对照组的55例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32~67岁(平均44.5±6

3、.1岁),患牙数72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器械牙科手术显微镜、超声根管治疗仪、纤维扩锉针、超声工作尖、牙髓探针等。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视诊、探诊、咬诊等常规检查,记录并判断牙髓状态。治疗组患者: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使用超声工作尖去除牙本质,使用牙髓探针及冲洗液逐步疏通根管至工作长度,填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法和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侧向加压法填充根管。  治疗前对患牙拍摄X线片,了解根管走向及牙髓病变程度,开髓、揭髓顶

4、、拔髓、扩大根管,剔除根管内坏死组织及代谢产物,冲洗根管,填充。  以患牙为单位观察2组患者根管填充情况和严密程度,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痛疼情况。  1.4评价方法根管填充程度评价方法:①恰填:根充物末端距根尖≦2mm;②欠填:根充物末端距根尖>2mm;③超填:根充物末端超出根尖。疼痛评定标准:①无疼痛:术后患牙无叩痛、探痛;②轻微疼痛:术后患牙有轻微叩痛;③中度疼痛:术后有叩痛、探痛,需采用抗菌药物治疗;④重度疼痛:术后根尖肿胀,叩痛、探痛剧烈。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5、,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样本数据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根管填充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患牙恰填率为87.18%,远高于对照组患者81.9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患牙欠填率为9.21%,超填率为1.32%,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术后疼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轻微疼痛率、中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2】    3讨论  根管治疗为牙髓病保

6、留患牙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原理在于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从而去除感染源,再通过填充根管系统避免再次感染。不同患者的患牙由于形状、年龄的差异,根管系统复杂多样,传统的根管治疗主要通过X片检查了解根管系统,根管治疗过程中则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手感判断根管预备的效果,不确定性过多。显微根管技术可充分观察根管的细微结构,医护人员可在可视情况下确定手术位置,降低了手术不确定性,缩短操作时间,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本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牙髓病变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根管治疗与显微根管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

7、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患牙恰填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患牙欠填率、超填远低于对照组患者;轻微疼痛率、中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因此,和传统的根管治疗相比,采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患牙恰填率显着提高,疼痛发生率显着减低,较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