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养方式对乙肝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肝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ID:942003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30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肝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影响_第1页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肝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影响_第2页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肝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影响_第3页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肝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肝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不同喂养方式对乙肝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影响陈淑芳赵跃宏廖新阳付义霞摘要目的:探讨乙肝孕妇采用母乳或人工不同喂养方式,其婴幼儿乙肝病毒感染率的差异,为指导临床工作、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提供可靠证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HBsAg阳性产妇200例,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192例和人工喂养组68例,分别采取母乳喂养以及人工喂养,比较两组婴幼儿的HBV感染率。结果:两组HBsAg阳性产妇其婴幼儿HBsAg(+)、HBcAb(+)/HBsAg(-)、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免疫预防后,通过母乳喂养,不会增

2、加慢性HBV感染母亲所生产的婴幼儿HBV传播风险,针对免疫预防后的产妇及其婴幼儿,从健康角度考虑,应当鼓励其进行母乳喂养。.jyqkl,用于检测其乙肝5项以及HBV-DNA。于分娩后3d内,收集其乳汁检测HBV-M以及HBV-DNA。婴幼儿于出生时,抽取脐带血3ml,用于检测HBV-M以及HBV-DNA。之后于24h内尽早注射HBIG(剂量为100IU)并接种乙肝疫苗。分别于1,6个月龄继续接种乙肝疫苗。根据产妇以及婴幼儿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母乳喂养或者人工喂养方式,分组进行观察。将出院后婴儿喂养方式、预防免疫和血液检查结果资料通过产妇出院后回访进行收集比较。1

3、.3检测方法[3]采用ELISA法进行孕妇外周血以及婴幼儿脐带血的乙肝5项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孕妇外周血以及新生儿脐带血的HBV-DNA检测。1.4评价方法比较两组HBsAg(+)、HBcAb(+)/HBsAg(-)、HBsAb(+)发生率。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应用χ2或χ2c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2结果2.1HBsAg阳性母亲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HBV血清学标志比较(表2)2.2HBeAg阳性母亲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HBV血清学标志比较(表3)3讨论临床研究表明,HBV携带产妇的

4、乳汁HBV-DNA阳性率与产妇HBV携带方式有关,与HBsAg单阳性产妇相比,HBsAg与HBeAg双阳性产妇的母乳喂养风险更高[4]。不管产妇是属于哪种方式携带HBV,均有部分乳汁检测HBV-DNA阳性率。这表明,不可片面的以将产妇携带HBV的不同方式为依据指导是否进行母乳喂养。对于HBV携带产妇进行乳汁HBV-DNA检测,具有极大的必要性。针对HBV携带产妇进行有效的免疫后,其母乳喂养方式具有安全性。临床实践证明,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在本研究中,对HBV携带产妇的婴幼儿进行了乙肝疫苗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全程免疫,其母乳喂养组和人

5、工喂养组的婴幼儿H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了经有效免疫后的HBV携带产妇的母乳喂养,不会增加婴幼儿的HBV感染率,母乳喂养不会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造成任何影响。在HBV感染产妇中,其乳汁中能够检测到一定比例的HBV-DNA,但与血清HBV-DNA滴度相比,其病毒浓度显著偏低。人类的肠道黏膜具有一定的HBsAg抑制作用,可以导致进入肠道的HBsAg活性消失。携带有HBV病毒的乳汁,无法经过肠道进入婴幼儿血液,只有当婴幼儿肠道发生炎症或者损伤时,其黏膜的通透性增加,才有机会使HBV进入婴幼儿血液。若产妇的HBV血清滴度较高,则婴幼儿可能早已在宫内就发

6、生感染,因而采用人工喂养方式,无法降低其感染HBV的风险。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食物,能够为其成长提供足够丰富的营养[5,6]。除HIV母亲外,均提倡母乳喂养。因此,对该类婴幼儿进行有效的免疫,同时对产妇乳汁进行检测确保安全后,采用母乳喂养方式是安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