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

ID:9420452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_第1页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_第2页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_第3页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_第4页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的研究  如果那么作为假设使用广泛,不涉及内容往往不去深究它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如果那么作为结构,它是从千万个涉及具体内容的命题中提炼出来的,作为思维的积淀形成其特有本质。这种结构所表达的联系传统意义上叫充分条件,现代意义上叫蕴涵。表达充分条件的命题就叫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一种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即前一种事物情况蕴涵着后一种事物情况(通常前一种情况称为前件,后种情况称为后件)。充分条件联系作为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一种具体形式,反映的

2、是一种事物情况存在就必然生成另一种事物情况。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形式又往往表现为假设复句。  且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又是前件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说,充分条件蕴涵着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并根据充分条件前件和后件的逻辑联系进行的推理。这种推理也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后件内在联系的具体推演。  它有两种形式:①肯定前件式②否定后件式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qp非q所以,q所以,非p现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在具体思维表现叙述如下。  一、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推理巧设二难,轻渡难关二难推理是

3、假言选言命题的一种。它往往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两支的选言命题作前提构成的推理,它是证明和反驳的有力武器。巧用二难推理,不仅能使自己的观点得以证明,错误观点得以批驳,还可以使对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充分显示出自己的辨正技巧。因此,普遍认为二难推理有独到的逻辑魅力,能充分体现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思维张力。实际上它的真正魅力体现在它运用了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作为前提上。以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为例来分析。其形式一般表现为:  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q.或者p,或者非P.所以,q在这个形式中,两个前件p与非p相互矛

4、盾,且蕴涵着相同的后件q。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本质(也可以称为思维特性)就是前件蕴涵后件,即前件真后件必须真,不允许出现前件真后件假的情况。同时蕴涵的逻辑特质中并没有规定前件假(不存在)后件真假(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件假,后件可以真,也可以假,其中包含着前件假、后件真时,能构成一个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因此,就会出现两个相互矛盾的前件可以共存一个后件。当我们为了印证一个结果,或说明一个道理时,假设两个矛盾前件,并根据逻辑规律,两个矛盾的前件必须承认其中一真,不管哪个真,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都成立,我

5、们要的结果或道理都能得以印证。  如:在清朝时,一种由朝廷发往地方的机密文件叫钉角文书。它就是在文书的封皮右上角打个洞,穿个纸捻儿,表示是机密了。在传递途中,有一知县打开看了,不小心把文书落在了烟灯上烧了个大缺口。这可把他吓坏了,急忙找来师爷想办法。师爷听罢就拿起文书放在灯上全部烧了。又找了一个与文书同样大小的空白纸装进原封皮中,穿上纸捻继续下传。他又看着更加惊慌的知县解释道:传到下站有两种情况:一是下站官吏不偷看文书,那么文书会传下去。  二是下站经手官吏也是个偷看文书的人,怕落个擅自偷看之罪也不敢声张,也会继续传下去。其实这

6、里面有一个简单构成式的二难推理:  如果下站官吏是个不偷看文书的人,那么文书自然会传下去。  如果下站官吏是个偷看文书的人,那么他不会声张,文书也接着传下去。(因为他怕落个擅自偷看之罪)他或者是个偷看文书的人,或者不是个偷看文书的人。  总之,文书会继续传下去。  以上典故中,师爷就是假设了两个矛盾的前件,但不管矛盾的情况哪个存在,后件都存在,就是说,虽然前件相矛盾,但不影响对后件的蕴涵关系,通过二难推理必然得出文书会继续传下去这一让县令放心的结果。  二、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推理,归谬对方论题论证要求缜密有力,靠的是严密的推

7、理。推理在唇枪舌剑的辩论中最能闪现人的智慧火花,起着驳倒对方而证明自己正确的重要作用。在论辩中归谬法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假言命题及其推理是顺利完成任务的有力工具。  归谬法是常用的一种反驳方法。它是先假设被反驳的命题为真(即存在),以它作为假言命题的前件,推出一个(或一些)显然荒谬的后件,从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即前件假)。  辩论中最好的方式是引蛇出洞,寻找破绽,当对方振振有词、口若悬河之际,抓住其中一点或几点错误,进行回击,能达到绝地反击的效果,致使对手的观点及其表述无法落地。因为,错误一定会引出另一个错误或

8、非事实的东西,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对方的错误是前件,被引出的错误或非事实是后件。按思维要求,引出过程是逻辑的链接,而非牵强附和;被引出的错误或非事实的东西,双方都不接受。按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它作为后件被否定,其前件也必然被否定。它的一般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