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一生水》札记

读《太一生水》札记

ID:9425608

大小:8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4-30

读《太一生水》札记_第1页
读《太一生水》札记_第2页
读《太一生水》札记_第3页
读《太一生水》札记_第4页
读《太一生水》札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太一生水》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太一生水》札记郭店竹简的出土,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许多学者认为,这批竹简的发现,给中国思想史上诸多悬案的解决带来了希望,甚至会改写中国早期思想史。当前,对郭店竹简的研究,为一时之显学。尤其是对《太一生水》一篇的讨论,更是聚讼纷纭。1笔者在读书时发现了一则与《太一生水》有关的材料,现在提供给大家,以期对研究有所裨益。并不揣浅陋,拟对“太一与水的关系”、“水为万物本原”和“《太一生水》篇的性质”等问题做一简要讨论,望诸位师长及同好有以教我。一在《郭店楚墓竹简》一书的释文当中,《太一生水》共有三个拼联组,第一个拼联组主要是讲太一以水为媒化生万

2、物的过程。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把这一组的释文抄录如下(释文用宽式,异体字、古今字和通假字直接用通用字转写;简文缺字,可据文义补释者,直接加在释文当中,括以〔〕号;简文脱字,可据文义补释者,亦加于释文之中,括以【】。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

3、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不知者谓□。〕2它所表达的宇宙生成思想很有特点,发表以后,引起了中外学者高度重视,对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3“太一与水的关系”是理解《太一生水》的关键,也是学者讨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太一生水》中先讲“太一生水”,又讲“太一藏于水”。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表面上看来似乎很矛盾。4对此许多学者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释。李学勤先生觉得应该从数术的

4、角度来理解,他认为,太一生水与太一行九宫有密切关系,指出“太一藏于水”是指太一从五行属水的北方开始,并举《春秋元命苞》“北者,极也;极者,藏也。言太一之星高居深藏,故名北极”为证。庞朴先生则认为,这里的“生”字乃是化生的意思,进而指出太一和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即“水既非外在于太一,太一亦不外在于水,太一就藏在水中,水就是活生生的太一”;李零先生也认为“太一藏于水”,是以“水”为“太一”的实体。5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发现的那条材料或许有所助益。现将其抄录如下6(文中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若考其深义,则水生于一。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见于

5、水,故《灵枢经》曰:“太一者,水之尊号也。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以今验之,草木子实未就,人虫胎胚胎卵皆水也,岂不以为一?7对比二者,我们发现,这条资料不啻为《太一生水》的一个注解。它们在叙述模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认为,对于理解《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模式、厘清其中的一些问题,这则材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便于比较,现列表如下:《太一生水》《三命通会》太一生水。水生于一。太一藏于水。太一者,水之尊号。(太一)以己为天地母;以己为万物经。(太一)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这则材料里说的“水生于一”,和《太一生水》中讲的“太一生水”实

6、际上是一回事儿(古代一和太一含义基本相同);另外,二者也都提到“太一为万物母”,《太一生水》中讲“(太一)以己为天地母;……以己为万物经。”这则材料则说“(太一…)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二者含义也基本相同;至于太一和水的关系,这则材料要明了得多,直接用“太一者,水之尊号也”这样一个判断句式,说明“水就是太一”。从这则材料提供的线索来看,“太一”与“水”应该就是一体。但这条材料的时代偏晚(详下),我们不能简单地拿它来比附简文。因此,我们还不敢断言《太一生水》中的“水”就是“太一”。但它却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线索。二这条材料见于万民

7、英的《三命通会》。万民英,明代大宁都司人,明嘉靖庚戌进士,历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布政司右参议。著有《三命通会》和《星学大成》等书。8《三命通会》乃是一本算命之书,《四库全书总目》称“自明以来,谈星命者,皆以此本为总汇,几于家有其书”,可见在当时影响甚大。该书共十二卷,旧题育吾山人撰。《明史·艺文志》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与此卷数相合。9唯“通会”作“会通”,稍有差异。据考《星学大成》一书为万民英所撰,万民英字育吾,与此本所题合,因此,此书可能就是万民英所作。《明史·艺文志》大概是误以“民英”为“民育”,又“通会”二字传写互倒致误。10“

8、太一者,水之尊号也”这几句话,万民英称出自《灵枢经》,但实不见于今本《灵枢》。河北中医学院校释的《灵枢经校释》11书后附有《灵枢经》佚文,其中就有这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