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

ID:9427044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_第1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_第2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_第3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_第4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体会杨伟俊(扬中市油坊卫生院江苏镇江212218)木文简要论述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辨证论治的认识,通过收集各家论述,进一步明确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现状,为今后加强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R242B2095-1752(2012)13-0316-02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年人的发病人数逐渐增多,木病目前丙医主要通过制酸、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旋杆菌等方法治疗。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及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无论在缓解症状、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及杀灭幽门螺旋

2、杆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都不逊于丙医,现就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及治疗方面做简要讲述。1中医对消化性溃疡发病原因的认识1.1与发病脏器关系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失调为各种疾病发病的根木原因,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发病原因看,同样与各脏器的功能失调密不可分,总结起来关系密切的有脾、胃、肝、肾有关。黄绍刚等认为脾胃虚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复发的根木因素,认为消化性溃疡与胃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脾、肝、肾相关,尤其与肝脾关系密切[1];贺晨雨认为“肝”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中医理论出发,认为肝与脾的关系临床上以“土不荣木”及“肝木侮土”为最常见,频繁的七情刺激,特别是忧郁恼怒,引起肝胃不和,肝木

3、乘土,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2];韦麟认为木病脾虚是根木[3];周奇总结了周学文教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经验,指出木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机制,以脾虚为木[4];周来兴、周小荣等认为中医学对溃疡病的认识,呈现出在脏腑定位上以脾胃为中心,非独脾胃功能不足可致溃疡病,肝、肾、肺的功能失调亦可致本病[5】。从各家对消化性溃疡与脏器的关联来看,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肝脾为发病主要发病脏器,肝木横克脾土,至脾虚为发病的根本原因。1.2与致病病邪的关系中医认为致病病邪冇虚实之分,消化性溃疡在发病病邪方面总结起来人概有胃热、瘀血、毒邪、气滞等致病病邪,黄绍刚等认为胃热血瘀是其标,脾胃瘀热是其

4、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治疗上运用健脾清热化瘀是一种行之奋效的治疗方法[1】。贺雨晨认为气滞血瘀而形成溃疡,联系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大脑、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素和植物神经的功能相似于中医的“肝”的功能,消化功能相当于中医的“脾胃”,肝郁脾虚可以理解为胆汁逆流损伤黏膜,屏障能力降低,肝胃不和可以理解为植物神经失调所致胃肠功能障碍引起胆汁反流、胃酸一胃蛋白酶活性增强有关。发病机能中大脑皮层下功能紊乱和胃泌素增多,可相当于肝气横逆[2】。韦麟认为瘀血是关键,湿热气滞是标象,针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复发等难点问题,在冋顾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研宄,特别要加强对经方、单方、验方的

5、研究验证工作,所用方药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特点,从而筛选出简、便、易、廉、捷、效、优的方药,提高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及治疗[3】。周奇认为毒邪伤脾耗气、运化迟滞、气血失畅、胃膜不生而引发本病,引进以“痈”论治的观点,意在健运脾气,毒邪得清,使脾胃功能旺盛,“脾旺不受邪”,以图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取得较好临床疗效[4】。周来兴、周小荣等病机病性以虚为重点,从病证上看,溃疡病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近年来多见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以单纯某个证型出现则较为少见,以虚实相兼,寒、热、湿、癖错杂多见[5】。从诸家对消化性溃疡的致病病邪认识上来看,总结起来不外乎胃热、

6、瘀血、毒邪、气滞等致病病邪,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具体的依据,也为进一步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2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面,主要针对肝脾不和来进行辩证论治,戴福海、黄培容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四逆散”是张仲景《伤寒论》之方,原治少阴热化四逆证。方中柴胡与枳实同用,可疏肝理气,升清降浊;白芍与甘草同用,可缓急止痛,柔肝健脾。柴胡主升,枳实主降,白芍主收,甘草主和;四药相配有升降通调、理气止痛之妙。从西医角度分析,本方有镇静、解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和加速溃疡面愈合等作用[6】。沙洪杰用平胃安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分为脾胃虚寒、

7、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脾胃阴虚四型,在治疗中随症加减,治疗上以扶证祛邪为法,组方“平胃安中汤”,诸药共奏益气化瘀、清热燥湿之功,使脾运得健而平胃,气机调畅而安中则病愈[7】。李薇、林榕用益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笔者认为溃疡病为胃阴虚而胃脘痛的病证,且肝胃相互影响,拟养阴益胃、疏肝泄热之法作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8】。辛献运、侯爱华用胃康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对湿热蕴脾、肝胃瘀滞两型效果更佳,这与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