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三: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

板块三: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

ID:9430491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板块三: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_第1页
板块三: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_第2页
板块三: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_第3页
板块三: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_第4页
板块三: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块三: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珠江流域文明进程和民族互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内容简要介绍高等学校名称:中山大学项目名称:珠江流域的文明进程与民族互动项目所属一级领域:政法项目所属二级领域:法学8珠江流域文明进程和民族互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项目概况1.本项目依托的主干学科为人类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相关学科中国古代史、古生物学、人文地理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其它相关学科民族学、考古学、地质学、民俗学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于1981年获批复办,是我国最早复办的人类学学科点。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考古学四个学科的博士学

2、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招收人类学、考古学两个专业的本科生。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复评)。2005与社会学合作申报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被批准建立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2.本项目是“十五”211工程的延续和扩展项目。人类学学科点在“十五”期间的总体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是将本学科点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高学术水平的科研教学单位,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族群与区域文化、民族考古学和历史人类学四个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进展。作为延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定位于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人类学学术重镇,培育出4—6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领

3、军人才。本项目以“珠江流域的文明进程和民族互动”为线索,以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作为指导,从族群与区域文化、民族考古学和历史人类学的角度,整合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中国古代史、人文地理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的研究力量,在珠江流域文明起源和文明进程研究、南岭走廊的民族互动与珠江文明研究、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研究三个方向上产生重大学术突破,取得重大学术影响,为中华文明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并为今后开展东南亚研究奠定基础。二.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十五”211工程的重点建设,中山大学人类学学科已经成为在国内举足轻重并且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

4、教学科研单位和学术交流中心。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本项目的建设,定位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8珠江流域文明进程和民族互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1、学术研究目标通过对珠江流域文明起源的探索及文明进程的研究,结合珠江流域的族群迁移和文化互动,分析山地文明、河流文明、海洋文明三种文明形态在珠江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影响,阐释珠江文明的特质,探讨珠江文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作用,总结珠江文明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学术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珠江流域文明的起源及文明进程研究。综合利用考古资料、文献史料及民族学调查材料,以考

5、古人类学的视角揭示珠江文明从史前到明清诸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进程。二是通过对南岭走廊民族互动的研究,展现珠江流域文明兼容海洋、山地、河流文明的多元性特质;检讨南岭民族走廊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理论;并将这一族群互动的视野延伸到东南亚和海外华人华侨社会。三是珠江流域的城市与族群研究,重点讨论城市兴起与珠江文明起源的关系,城市布局与珠江文明进程的关系、城市中的族群互动与珠江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关系以及城市发展与珠江文明幅射东南亚的关系等内容。具体考核指标为出版“珠江文明进程和民族互动”的系列专著3—5本,发表40篇左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获

6、得3—5项省部级研究奖项,争取获得1—2项国家级研究奖项,举办国际学术讨论会2—3次。2、学科建设目标整合人类学学科内部四个博士点的研究力量和研究取向,尤其是强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与考古学的内在联系。通过协调中山大学不同院系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提高教师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培育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领军型人物和团队,完善学术梯队,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资料信息平台和实验室建设。具体考核指标为,在出版的系列专著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应该有1/2左右的跨学科研究成果,项目子课题的设计应该有2/3左右的跨学科取向。争取培育出2—3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才,2—3名青年

7、教师入选新世纪人才,2—3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建设珠江文明进程和民族互动的大型资料信息平台,“科技考古实验室”、“体质人类学实验室”和“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8珠江流域文明进程和民族互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3、应用研究目标人类学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并且具有强烈的应用价值和参与取向。本项目的应用研究目标定位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加强珠江流域诸省区区域合作提供政策谘询报告;二是为推动珠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调研报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