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ID:9432200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30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_第1页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_第2页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_第3页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_第4页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1高校财务风险出现的背景  近几年高校普遍利用贷款来补充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这成为高校抢抓机遇、迅速扩张、形成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贷款在整个高校投资体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与高校的合作成为一种风潮。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在享受到银行贷款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虽然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由此带来的巨额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高校贷款形成负债,“还本付息”是必须要承担的合同义务,高校的各项收入都有限定的用途,而贷欲投资的效益又不是短期能实现的,如果不加约束地扩大贷款规模,必将给学校带来严重的

2、财务危机。近年来,高校举债办学,而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我国高等院校,2008年前后将陆续迎来还款高峰。根据原定还贷计划,高校每年除偿还利息外,还需偿还一定数额的本金,但目前在国家投入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许多高校的学费收入除维持日常运转外,只剩一小部分刚够偿还数千万元的银行利息,而偿还巨额本金十分困难。其中部分高校陷入“以贷还贷”困境,同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2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2.1客观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大幅度提高学生学费标准又是社会无法承受也是不可能的,因而举债成为高校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内唯一的选择。发端于19

3、99年的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98年的341万猛增到2004年的2400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7.9%迅速提高到2004年的19%,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一方面高等教育融入了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之中。其扩张速度之快、竞争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管理机制得以调整、改善,适应市场的能力逐步增强;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教育规模对财政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扩招带来收费增加的同时,更要求高校规模迅速扩大,没有规模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就会失去生存发展的

4、机会。  2.2直接原因  随着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无论是扩大学校招生规模,还是创办一流高水平大学,都必需巨大的办学资金作支撑。尽管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学校在竞争中实现超常规发展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矛盾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突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学校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为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就目前来说,发挥银行的信贷作用,成为学校的一种必然选择。适度举债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催化剂,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支撑力量。但是,银行贷款终究既不是国家的投资,也不是学校的收入,而是学校的债务,实际上银行贷

5、款是学校预期收入的提前透支。这种透支必须建立在高校预期收入的基础上,否则,银行贷款就失去了有效支付能力的约束,必然会出现财务风险。现在大多数高校出现的财务风险都是由于银行债务引起的有效支付能力不足。  2.3主观原因  众所周知,银行贷款是学校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它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在资金性质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对学校来说是自有资金,无需偿还,没有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而银行贷款属于借入资金,对高校来说是真正意义的负债,这就迫使学校运用贷款方式筹资时必须考虑贷款的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目前高校贷款主要是以银行提供信用额度,实施信用贷款。俗话说“有借有还,再

6、借不难”,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如果学校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不但会冒着失去信誉的风险,还会造成后续贷款的困难直至资金链断裂,给学校的发展造成困难。  3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  3.1将信贷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体系  目前,高校的资金主要分为:非偿还性资金和偿还性资金。非偿还性资金指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等;偿还性资金是指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需要用非偿还性资金来偿还,并要负担资金成本,具有偿债风险的那部分资金,如银行贷款等。虽然银行贷款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在资金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都属于高校资金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将银行贷款的管理也纳入到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中来。

7、虽然目前高校财务制度不允许学校将“负债经营”和“赤字预算”的思想引入学校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之中。但是扩招以来,在校学生大幅度增加,学校办学条件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矛盾愈加突出,各高校为扩大办学规模,在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收入不能满足学校基本建设对资金需求的情况下,与银行建立“银校台作”关系,从银行获得贷款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融资“瓶颈”问题,已实实在在地产生了负债。  3.2引入市场机制  集中采购是指单位或机构为了满足开展自身公务活动的需要,通过公开招标、公开竞争的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其实质是将市场竞争机制与财务支出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8、该项制度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