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

ID:9433931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与科技进步的关联  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的那一刻,经济危机就与科技进步不断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在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都促进了世界重大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可以说人类近代史的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加速经济危机的发生速度,改变着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只有找到协调科技进步与经济危机的规律才能够降低经济危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而由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是走出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2、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一种必然现象.资本主义的每一轮经济发展周期都是由繁荣、危机、萧条和复苏这四个阶段所构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不断重复出现周期---工商业繁荣、生产过剩、危机恐慌、经济萧条、逐渐复苏,而复苏并不是长期好转的先兆,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和新的危机的先兆.[1]  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周期的开始.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这种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生产的过剩,是生产相对具有货币

3、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相对于一定价格水平下的需求过剩,相对于一定市场规模的过剩,相对于保存资本价值和增值资本价值的过剩,或者是相对于一定利润的过剩.  随着货币的出现,把买和卖分裂成两个独立的行为,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带来了商品生产者之间复杂的债务关系.这让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了可能性.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经济危机就有可能变为现实.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下,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根源.生产的社会性导

4、致了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但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所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只属于少数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如果这些商品不能顺利地卖出去,那么资本家也就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从而再生产的过程也将会受阻.只要资本主义的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制度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重要动力.信用制度扬弃了资本的私人性质,它本身,但也仅仅是就它本身来说,已经包含着资本本身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引起危机的欺诈行为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2]  它不断打破了工资收入与消费需求对生产扩张的束缚与限制,并创造出虚假的市场繁

5、荣与大量的虚拟资本,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提供了人为的推动力.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研究经济危机这一课题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非均衡论理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了不同工业部门之间商品生产的比例失调,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因此,治理经济危机的关键是避免生产的比例发生失调,只有经济体系各部门之间保持平衡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然而在现实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这种平衡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破,所以由于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经济危机无时不在.

6、  二是消费不足论.消费不足论认为资本主义危机的本质是消费不足所引起的危机,其中比例失调是不重要的,关键原因是人们的消费不足导致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所以,资本主义存在这一种固有的趋势,即消费品生产能力的扩大快于消费品需求的增长.  三是国家财政危机论.奥康纳提出了国家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国家预算的构成能够左右经济发展的兴衰.在他的理论下危机在经济上的必然性转化成为围绕政府预算各方面博弈的结果.  四是经济成长理论.曼德尔认为,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一般要经历一次大约50年左右的繁荣和停滞周期,从

7、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次长时间的周期繁荣来看,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都是由技术创新所带动和引发的.  五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理论.该理论认为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实质上是获利能力所产生的危机,而这种危机是由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引起利润率下降的必然结果.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危机的影响  1.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科技进步不断加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深化,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不可避免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萧条证实这一基本矛盾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进步的作用首先表

8、现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高工人的生产率从而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需求并没有与生产力同比例的增长,使得相对生产过剩不断加剧.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涨发生后,新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度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在企业利润上升的同时,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缓慢,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止,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也从1980年的0.4上升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