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

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

ID:943773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_第1页
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_第2页
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_第3页
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_第4页
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探析论文摘要: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作为当时河南郡官方的第一冶铁作坊,对其兴衰的研究,不但可以窥看当时整个郑州地区手工业的状况,对于现在郑州地区的产业布局也有启示作用。本文欲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分析汉代古荥冶铁业的兴衰原因。  论文关键词:冶铁;古荥;荥阳故城;手工业;荥泽  1964年在荥阳故城西发掘出一冶铁遗址,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相关文献,确认了此冶铁遗址就是汉代河南郡铁官管辖的第一冶铁作坊,简称“河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中一炉缸容积50达立方米,一日产铁约1吨

2、,如此大的产量,说明汉代中国冶铁技术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古荥汉代冶铁业能够在此兴起、繁盛,并且最后衰落下来,应该和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一、冶铁遗址繁荣原因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位于郑州市区西北二十多公里的汉代荥阳城旧址上,北依敖山,山北便是黄河。冶铁作坊就设在汉代河南郡重镇荥阳西城墙外。可见,当时的古荥冶铁作坊和古荥镇的发展演变至少在地理因素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古荥处于山地平原交界地带,周边有不少的铁矿石资源。在《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中除“少室之山,其下多铁……”外,还

3、有“大隗之山,其阴多铁”,“役山,上多白金多铁”。少室山在今登封,大隗山在今荥阳和新密之间,役山在郑州西和荥阳一带。这些铁矿到汉代也一直被开采用于冶铁。  古荥位于关中、山东两大经济区域的交界地带枢纽中心,对于奉行“以关中制山东”政策的秦汉王朝来说,控制古荥所在的荥阳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古荥位于鸿沟系统的起点和济水分黄河分流处,陆路和水运交汇处,必然形成了当时秦汉时期重要的货运集散地和中转站。  水运交通方面,古荥北、东、南三面都有水道经过,航运发达。古荥北面紧挨黄河,黄河在虎牢关进入古荥地界

4、,是流经古荥的一条重要河流。由黄河河道运输的矿石可以通过黄河运抵古荥。同时,古荥铸造的铁器也可以由黄河转运到广大的北方地区。发源于黄河北的济水横穿黄河,从北向南分流处就在古荥镇。《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泽)。”即指此。荥泽本身就是先秦时期著名的鸿沟系统的起点。古荥所铸造的铁器可以由此流通到东南诸地。  陆路交通方面,古荥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广武临黄河、南望京索控新郑、西过虎牢(关)接洛阳,交通便利、地势险要,为南北之绾毂、东西之孔道;是兵家必争之战略重镇。由于古荥在秦时属三川

5、郡郡治,且地处中原,故其陆路交通既便利又重要。秦代在此开辟有著名的三川东海道。《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其与黄河并行的区段,曾有“殽道”、“成皋道”之称。因此,“荥阳在秦汉时代也就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正是由于古荥地区有前朝郡治所在的政治统治基础,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和经济因素,以及处于人口众多、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关东经济区中心位置,所以汉代在此设置官方冶铁中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冶铁遗址衰落原因  首先,荥泽的淤平和

6、敖仓的废弃。荥泽受到黄河的不断淤积逐渐变浅,东汉以后济汴一带作为提防,注入荥泽湖的水源减少,自汉平帝以后而塞为平地。荥泽作为古荥地区向东南方向的漕运水道,东汉时期的淤平,交通优势失去,铁矿原料的运输和铁器产品的外销受到限制。秦时置的敖仓,成为秦汉兵家确定战略时必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东汉以来,由于国家的敌对势力不在是东西方向,而是南边对抗,作为“以关中制山东”的军事策略重要一环的敖仓重要地位下降。,古荥冶铁因荥泽的淤平和敖仓的废弃在东汉以后逐渐衰落下来。  陆路交通大道的南移。随着荥泽的淤平,敖仓的废弃

7、,荥阳的战略地位显著下降。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也开始由位于古荥而逐渐南移到与现陇海线平行的附近一带。秦汉时先后在广武山南设立荥阳县(即荥阳故城)和大伾山上设立成皋县,就是控制这条东西大道。然而,随着北魏孝文帝太和17年(公元493年),荥阳城由古荥移治于西南方的大索城。大索城即今天的荥阳老城。政治中心转移,带来了经济重心转移和陆路交通的南迁,古荥的优势不再。这些更加剧了古荥的衰落,也间接导致古荥冶铁业的一蹶不振。  再次,有些专家从荥阳古城的变迁与古荥冶铁的兴衰联系起来研究。例如郑州大学教授荆三林的《荥阳

8、故城址沿革考附论冶铁遗址的年代问题》一文中认为,古荥冶铁的兴衰和荥阳故城的变迁有一定的关联,荥阳故城是在战国末年建三川郡到西汉,同样在西汉末转入没落,东汉后逐渐荒废。因此,在这里发现的遗迹、遗物,时间应大多是属于战国晚期至秦汉间。  最后,古荥冶铁的衰落也是由于私营与官营的竞争加剧,官营在这轮竞争中落后并逐渐被淘汰。西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宣布盐铁官营政策,在全国置铁官47处。东汉时期,大私营手工业生产曾一度有所恢复并趋于发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