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

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

ID:943814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30

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_第1页
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_第2页
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_第3页
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  一、求发展  日据台湾时期,总督府高级官吏都是日本人,各县市高官职位也由日本人垄断,人数更多。台湾人不仅在日本帝国议会没有代表,而且也没有机会参与台湾的立法或行政机构。台湾人要进入官僚系统,必须参加普通文官考试、高等文官考试。若非经由上述管道,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尤其在军校毕业或学飞行者,更是求职无门。如谢文达虽毕业于日本千叶县伊藤飞行学校,但因参与台湾民族运动,因而不得不投入中国河南的空军任务;又如同工不同酬,如任职教育界,但日人的薪水比台人多六成,同毕业于台北工业学校,但分发到电力公司服务后,所领到的津贴,台湾人也要比日本人少,至于找不到职业的更是比比皆是

2、。而此时,日本采取以汉制汉的方式在大陆各地成立伪政权,再加上日本为控制中国在各地设的特务机关需要人手,部分台湾人因此在各伪政权、特务机关中担任职务。如跟随满洲皇帝溥仪在东北的人,如邓孝婿、谢介石及其部下陈文山、林景文等一些台湾人。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仍然有着贸易往来,因此有大量的商人活跃于大陆,战时他们大发横财。也有一些到大陆地区求学而后就业的人,比如在满洲就学,在大同学院、建国大学毕业的,这些人大都是台北高商、高工毕业在台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向大陆发展。同时,还有因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前往大陆的知识分子。此外,还有从事于其他各种行业的台湾人。  二、战争期间台湾总督府的征召与招募  在台湾人前

3、往大陆的过程中,有些人是自愿前往,有些则是被日人征召无法拒绝。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为了协助将攻陷南京而受伤的军人送医,12月台湾总督府第一次在台招募军夫。随着日军在我国战线的深入,日本殖民当局继续在台征召台湾青年充当军夫。1942年4月公布招募陆军特别志愿兵志,当时共录取1000多名台湾人,分两期入伍。日本海军在1943年战争陷入困境,在不得已情况下,1943年8月1日开始实施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第一次募集海军志愿兵多达31600余人。1944年8月22日台湾总督府宣布台湾正式进入战争状态。9月1日正式施行征兵制度。根据日本厚生省于1973年4月14日的报告记录,昔日征调参战的台湾军人有8

4、0433名,军属和军夫则有127750名,共计207183名。到1945年台湾光复时有七万多台胞滞留在大陆各地,其中被日本征召从事军事活动的台籍日本兵等占主要,主要分布在海南、广州、厦门等地区。那时,日本规定只有日本本国臣民才有资格成为军人,故日本殖民当局屡称台人没有兵役负担,因此应在别的方面多做贡献。然而对台人而言,不服兵役并非恩惠,故让台湾人担任地位远较军人低的军属或军夫。军夫仅能在战场上搬运粮食、武器、伤兵及打杂勤务的工作。故人们讽刺日本军队内的排列顺序为军人、军犬、军马、军属与军夫。  日本依照其战略,对满洲国、华北、华中、华南及东南亚等地进行侵略计划,虽然日军以短暂时间攻下城池,但如

5、何维持其优势及应付游击队的偷袭,军事物资的补给线成为一个大问题,因此,日军就想出了就地取材,自给自足的办法,企图在占领该地期间耕作所需的粮食,所以就必须征调农业专才到上海、华南等地,农业义勇团就此产生。主要目的是到日本设在中国的农场中工作,以确保日本军方取得新鲜的蔬果,故在台湾各地招募200名,共计1000名,任期1-2年。后来日本也征调了不少人去广东、海南当兵或军属等,其中包括新闻记者,如王诗琅等这些被征调去海南岛、南洋当兵的人也有拓南战士,其成员的出身包括农、工等职业出身的台湾人。海南岛被日本在二次大战期间,列为南进政策中重点规划的地方。在战时被调往海南岛的,除军人外还有征调土木、建筑、水

6、电、农产、畜牧等人才,投入建设海南岛行列。  三、求学  日据时期,台湾在教育领域经历了两个时期,以1919年为分界点。1898年台湾设立公学校招收台湾儿童,设立小学校专门招收日本儿童。原住民儿童进入蕃童教育所。在台日人与台湾人儿童就学率有显著差异,1914年台籍学生就读于学习的人数为60040人,就学率为9.1%,该年日籍学生就于小学校的就学率却高达94.1%。1917年台湾人适龄儿童就学率男子为21.4%,女子为3.7%,平均为13.1%,而日本儿童就学率男女分别为95.5%和94.6%。后来,日本宣布这项政策失败,宣布其最终目标是推进台湾人的日本化,将其变为日本帝国的忠实臣民。此前,台湾

7、人的教育完全被忽视,但此后学校支出增加,学生人数增加。1922年确立了日台学生共学制。台湾总督府一再标榜其同化政策,实则仍然实施民族歧视政策与差别待遇。据资料显示,到1936年台湾儿童平均就学率艰难的上升到43.8%,日人则高达99.4%,二者相差甚远。面对台湾总督府对台湾教育的控制,台湾人无法得到公平的教育。无法在台湾受教育者另有两条管道,一是赴日留学,虽受到的差别待遇少,但因学费高,多半是有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