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

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

ID:9438433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30

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_第1页
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_第2页
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_第3页
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_第4页
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论《劝导》中的反讽艺术[摘要]反讽是奥斯丁小说中的主要艺术特色,它是奥斯丁理解、评价生活的载体。本文通过分析其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的人物反讽和结构反讽艺术来进一步理解她作品里所蕴涵的与前五部作品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奥斯丁作为18、19世纪过渡时期作家的特点。[关键词]奥斯丁《劝导》反讽艺术价值观反讽最初是指古希腊喜剧中的一种角色,类似于现代喜剧中的丑角,他们常常使用掩饰性的语言,正话反说,以含有潜台词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胡言乱语中往往道出的是真理。19世纪初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写喜剧从不做正面说教。她的拿

2、手好戏是讽刺。她的讽刺主要采取了两种艺术手法,一是滑稽模仿,二是反讽,两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它们是奥斯丁理解、评价生活的载体。本文通过分析其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的人物反讽和结构反讽艺术来进一步理解她作品里所蕴涵的与前五部作品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奥斯丁作为18、19世纪过渡时期作家的特点。一简·奥斯丁的作品价值在于她用幽默讽刺的批判笔调,细致逼真地再现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她深入地分析了她那个时代的人物,对所有不公正的现象发出辛辣却又是善意的嘲讽。让我们先来看看她在《劝导》中的人物塑造的反讽手法。E·

3、M·福斯特根据人物性格的单一化和多面化,把小说人物分为“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D·W·哈丁进而从人物塑造手法的角度,把奥斯丁的小说人物相应地分为“漫画人物”和“素描人物”。《劝导》中的沃尔特从爵、路赛尔夫人、威廉·埃利奥特都属于“扁形人物”(即哈丁所说的“漫画人物”),他们性格比较单一,头脑比较简单,却都是腐朽的贵族阶级的代表。在小说中奥斯丁运用了丰富的反讽技巧,让他们在一个个场合里出丑卖乖,充分表现出了贵族阶级自私、虚伪、愚顽、邪恶的特性。奥斯丁塑造“扁形人物”的基本手法是反讽与写实相结合。在描述沃尔

4、特从爵看到家谱中自己的名字的心情时写道:“他认为,美貌是仅次于爵位的赐福。而此书中两者兼具的沃尔特·埃利奥特从爵,一直是他无限崇拜、无限热爱的对象。”这是借从爵良好的自我感觉表现他的虚荣和迂腐,构成对他出租庄园的反讽。因为家境败落,庄园不得不易手他人。而极具讽刺的是房客恰恰是被他们认为“除自身之外一无所有”的、“不可能发财,也不会有好职业”的温特沃斯的家人——克罗夫特将军夫妇。从爵面对着这样的尴尬处境却说“那他将是个很幸运的人,我要强调的就是这一点:凯利奇出租给他,这对他是一种褒奖。这种褒奖胜过他以前所有得

5、到过的荣誉。”(《劝导》16)不尽的讽意完全借助角色的“表演”渗透出来。路赛尔夫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疼爱女儿的母亲形象。她理智贤惠,“爱安妮胜过爱自己”,一心要让安妮获得幸福,但也正是这个最称职的母亲却将女儿的幸福耽搁了八年之久。出于对贵族风度的怀念,温特沃斯的“达观乐天,无所畏惧的思想和品格”,在路赛尔夫人看来犹如“洪水猛兽”,因此她“全盘否定这门亲事”。安妮八年的痛苦生活,埃利奥特先生的道貌岸然,让她承认“自己过去满盘皆错,打算让自己今后树立起新的观念和希望。”(《劝导》266)路赛尔夫人是对于以举

6、止修养作为道德标准的陈旧价值观的善意嘲讽。威廉·埃利奥特挥霍奢侈,沉溺嗜好,贪婪成性。他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发财致富。在给史密斯先生的信上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怎样地厌恶自己的血统和亲属关系:“我真希望不姓埃利奥特,别的任何名字都行。它叫我烦透了。我若能抛弃沃尔特这个名字,那我真要感谢上帝!我希望您永远不要再用’’沃尔特’’来侮辱我……”时隔多年之后,他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又把自己享福的希望寄托在凯利奇的继承人这一点上,他虚情假意地去请求家庭的原谅。奥斯丁把埃利奥特这种虚伪卑劣的贵族阶级刻画得淋漓尽致

7、,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相对于奥斯丁塑造其“严肃的女主角”的反讽手法不同的是对于《劝导》中安妮这样一位奥斯丁笔下年龄最大、最完美的,早已“完成了从幻想到现实理智和自我意识的过程”的女主角,叙事者的反讽远为温和含蓄。当安妮已充分认识到她所接受的劝导是完全错误的,她却不责怪路赛尔夫人。即使她吃了这种劝导的苦头,她仍坚持认为“听从她的劝导是正确的”,“若是继续保持婚约的话,将比放弃婚约遭受到更大的痛苦,因为会受到良心的责备。”(《劝导》263)在这里与其说是路赛尔夫人的关爱阻碍了安妮,不如

8、说是安妮内心的道德责任感将自己束缚。这明显是对女主人公局限性的反讽。二奥斯丁的嘲笑的锋芒不仅对着书中的某些人物,而且还贯穿于全书的情节构思之中。其“结构反讽”的特色是多方位,多角度。从纵向看,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每个情节都渗透反讽;情节之间又构成反讽照应,层层推进。在《劝导》中她的“中心反讽”指向社会,对主人公的反讽退居次要。小说一开头就对当时的婚姻制度、门第观念等腐朽的传统偏见给妇女带来的深重不幸进行了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