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

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

ID:9439295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_第1页
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_第2页
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_第3页
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_第4页
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扩招改革,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规模扩张使投资矛盾突出,为了解决办学经费问题,高等教育的投入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政府投入为主转化为政府和家庭共同投入为主的结构转变,出现家庭投入负担过重等问题。本文参考国际教育投入的分类方法,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对高等教育投入划分采用了四分法,即按高等教育投入主体划分为政府投入、家庭投入、社会投入和营运收入。一、高等教育投入的结构问题高等教育扩招后,最初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但是由于政府财政收入有限,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

2、要,后转而提高学生学费收入,更主要依赖家庭投入的增长。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投入从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政府和家庭的共同投入,直至偏向家庭投入为主的发展过程。(一)政府投入比例下降政府投入比例逐年下降。以表1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为例,1999年政府投入比例为70.26%,到了2007年政府投入只占总投入的40.71%,平均每年下降3.28个百分点。若将高校离退休费用扣除,实际的政府投入比例会更低。(二)家庭投入比例增长过快,家庭负担偏重政府投入比例逐年下降,家庭投入比例逐年提高,两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趋势。以表1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为例,1999年家庭投

3、入的比例为21.30%,到2007年家庭投入占了总投入的43.87%,翻了一倍多。2007年是一个拐点,家庭投入比例为43.87%,政府投入比例为40.71%,家庭投入首次超过了政府投入。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实行政府、受教育者家庭成本分摊的收费制后,学费收入成为普通高等学校资金的主要。家庭投入比例越来越高,对高等学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一方面讲是高校办学经费自理能力增强的表现;但按照国际通常以25%家庭投入负担标准,家庭投入都超过了通常的国际比例标准;从另一方面讲家庭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负担过重。(三)社会投入比例偏低以表1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为例,社会投入比例

4、在0.24%—0.74%之间,而且波动大,不是一项稳定的投入。因此目前社会投入对福建省高等教育的作用有限。(四)科教优势未对高校的营运带来经济效应与其他教育机构相比,高等学校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可为高等学校带来更多的营运收入,但以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为例,营运收入的比例却并不高,在7.86%~14.70%之间,而且不稳;科研优势并未给高等教育带来较大的经济效应。综合以上分析,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以政府和家庭共同投入为主,营运收入为辅,社会投入不足的格局,投入结构不合理。二、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问题的成因(一)政府财政收入的有限性高等教育扩招后,规模迅速扩张,短时

5、间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财政收入却是相对稳定和有限的,高等教育发展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与财政收入有限性的矛盾,即财政收入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政府投入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投入不足,是依靠行政手段提高学费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投入,曾一度因政府投入不足,转而利用行政手段以提高学生学费的办法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使家庭投入比例快速增长,并且超过了政府投入。但近年来高学费的做法使得家庭负担过重,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因此通过不断提高学费增加投入的办法也受到了限制。(三)高层次办学条件使社会投入受到一定的限制高等教育是层次较高的教育,办学条件要求高,从而对

6、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受到限制,因而影响了利用社会资源投入高等教育。此外,社会对高等学校的捐资助学薄弱,捐资助学的氛围有待于形成。(四)高校营运收入有限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很强,但高校办企业和服务公司成功的例子不多,大多不成功,是“养人的企业”(即解决富余职工和家属就业问题)。因此总的来讲能为高等教育提供的利润和收入有限,高校的营运收入不高。三、改善高等教育投入结构的建议国际上高等教育投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投入为主;二是多渠道投入;三是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世界各国国情不同,政府经济实力不一样,各种投入模式的优劣难以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国情选择自己的

7、投入模式。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为主,社会捐赠和私人资本投入高等教育的比例很低。因此笔者认为改善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除政府应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外,可以发展多元化投入,增加社会捐资助学、扩大民间资本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并适当控制家庭投入规模。(一)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且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1.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而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和收益人应共同分担成本。但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由于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就业的调节,

8、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在高等教育供给中起到基础性作用。以福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