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

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

ID:944141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_第1页
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_第2页
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_第3页
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_第4页
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成因、特点及防范措施  1.概述  近几年来,在黄河中小洪水情况下,控导工程经常发生根石走失、坦石坍塌,威胁控导工程的安全。控导工程一般按防御4000-5000m3/s流量设计的,而2000-3000m3/s流量下就频频出现险情。很重要得原因是根石走失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根石走失那,只有能清根石走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才能确保控导工程安全。  2.根石走失的原因  2.1坝体基础薄弱黄河控导根石基础与险工相比相差很大,其主要表现在:险工大部分是在为保护大堤历经数年的不断大量抛石加

2、固,不断在汛期抢险而形成的现有基础,历经时间和洪水的考验,已相对稳定。而控导工程则是为了控制河势流向、保护滩地而一次建设或二次改建形成的基础,平时抛石加固几率少,加之在新建工程时没有根石基础,在改建时,把原有的根石基础埋在坝基下,往外从新抛投根石。即使过去已经稳定的根石,也会长期遇水而新坍塌出险。  2.2工程布局的不适应中小洪水工程布局不适应中小洪水流线,坝档过大造成上游坝掩护不了下游坝根部位而形成回溜,甚至出现主溜大溜顶冲坝挡,甚至窝水兜溜,加剧根石走失,冲刷坝尾出现大险。还有个别坝位突出,形成独坝抗大溜,造成水

3、流翻花,淘根刷底,坝前流速增大,水流冲击力超过根石起动流速,被大溜冲走块石,造成根石走失,出现大险。  2.3抛石尺寸偏小根石加固采用的石料体积和重量不足,目前的根石重量多在1575kg之间,当坝前的流速大于根石起动流速时,就会使根石走失。  2.4工程断面不尽合理散抛石大部分堆积在根石上部,形成上宽下窄,头重脚轻的现象,这种情况对坝体稳定极为不利,很容易出现根石走失;根石外坡凹凸不平,外坡不平会造成水流浪花淘刷,增大水流冲刷力度,促使河底淘刷,影响根石稳定;部分坝岸护坡坡度过陡,护坡坡度越陡水流的冲刷作用越强,冲刷

4、坑越深,造成根石走失越严重。  2.5来水来沙的影响在坝岸的上下游主溜与回溜的交界面附近,因流速的不连续或流速梯度的急剧变化,产生一系列漩涡,回溜周边流速较大,在丁坝上下跨角部位冲刷。由于黄河是多泥沙河流,高含沙水流其流变特性发生了变化,二相流变成均质流。当水流深度增大时,河床会变得容易起动,造成高滩深槽,部分河段主槽缩窄,单宽流量加大,水流集中冲刷力增强,坝前冲刷坑就比较深。冲刷坑的形成是造成根石走失的重要原因;弯道环流使得凹岸冲刷较重,凸岸淤积,水流因受离心力作用,对工程冲刷力加强,促进根石走失。  3.控导根石

5、走失部位及方向  关于丁坝根石走失部位研究的比较多,主要是长期受水流冲刷的迎水面至坝头的根石容易走失,而背水面的根石走失量较小。  关于丁坝根石走失的去向,有关研究指出主要有三。一是在折冲水流的作用下沿坝面向冲刷坑底滚动。这部分块石一般块体较大,使坝根基加深加厚,下部坡度变缓,仍属坝体根石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坝体稳定;二是沿丁坝挑流方向顺流而下。这部分块石一般较小;三是沿回流所刷深槽分布,且在走失量和体积上沿程递减。  而控导工程没有丁坝长,但根石走失的部位及方向也应基本一致。控导根石走失的部位与来溜方向,布局均有一定

6、关系,根据控导工程探摸根石资料和历年出险统计,根石走失部位主要是上跨角和坝前头,其次是坝迎水面和下跨角及回溜区。因为坝的上跨角和坝前头受水深溜急大溜冲刷的机遇多,着溜重,冲刷深。此部位根石易被水流冲掀而走,有的落于冲刷坑内,有的被急溜携带顺水而下,脱离坝根失去作用。迎水面,下跨角和回溜区的根石多是塌落的冲刷坑内,远离坝根的极少。  4.防止根石走失的方法  4.1因险而宜合理抢护防止根石走失的方法,在实际抢险中常用抛铅丝笼压护,铅丝X护,枕护,大块石抛根等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枯水位以下经常没入水中的根石无法扣砌,

7、可抛铅丝笼压盖铅丝X,铅丝X包面,柳石枕围根等。其中铅线笼压护较好,但是,要把现有坝体根石普遍压护,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应在主要坝或迎溜吃重部位上重点进行。柳石枕护适用于围护基脚,用以护坡防冲不够稳重而久,用铅丝X压盖根石虽然用料投资较节省,但X上容易挂草拥水,不够安全,铅丝X包石也有用料多投资大,遇有垫动还易于破X漏石降低效果。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如果单项使用不尽适宜时,可根据坝体受溜轻重不同的部位混合使用,如坝下跨角后背水面回溜部位使用大块石护根,上跨角及坝前头迎水面抛连环笼,阻止根石走失,减缓水流上回下冲的能力。

8、以上方法,限于用在根石达到适当深度,基本不再下垫的坝埽上。新修和根石基础较浅的丁坝不易适用。  4.2加强管理,科学抢险为争取防守主动,各控导工程要加强日常维修、维护,及时探摸根石,适时予以补充。从掌握的资料分析,根石断面形态多为上陡,下部较缓,中间凹,即断面中间部分坡度最陡,缺失根石严重部位位于中常水位以下3-4m处。加固根石应注意以下几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