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

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

ID:944609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1

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_第1页
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_第2页
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_第3页
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_第4页
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肩周炎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的治疗效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肩周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男性略低。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1].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疗效并不十分确切,本文主要探讨针灸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旨在为肩周炎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20例

2、肩周炎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37;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49.8±2.5)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病程(3.2±0.5)年;左肩26例,右肩34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35;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0.3±2.4)岁;病程7个月~7年,平均病程(3.5±0.6)年;左肩25例,右肩35例。

3、120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肩周炎的相关诊断。所有患者均为单肩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先有肩部隐痛,活动时加剧,肩部关节功能受限,肩峰下肱二头肌腱、小圆肌边缘有压痛,存在旋转功能障碍等。入选标准: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恶性肿瘤性疾病;无严重精神疾病史。本次研究为所有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获得其同意与配合。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开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4、详细询问其家族病史,为每位患者建立全面系统的档案资料,并做好详细记录。  1.2.1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选取肩关节周围的阿是穴、肩髃、肩髎、臂臑、肩贞、臑俞、曲池、合谷作为进针穴位,患者取骑马式坐起,裸露患侧肩部,以75%酒精进行局部皮肤消毒,采用0.30mm40mm毫针,常规针刺进针,得气后将针留置在适宜的深度。在针尾处插上清艾条,并将其点燃,每针温灸2段,待艾条烧完,针冷却后拔针。温灸过程中应用硬纸片遮盖针身周围的皮肤,以避免艾火脱落烧伤皮肤[3,4].每次治疗时间为25~30min

5、,1~2次/d,10次为1个疗程。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进行治疗。针灸的穴位、手法、具体操作步骤与对照组相同。手法松解:  患者取坐位,医生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于肩部施用轻拿手法,使肩周围的软组织得到充分放松;然后牵引上臂部位,逐渐向外伸展,取其外旋位,以解除痉挛;待患者肩关节完全放松后,施用手搬扛法,取患者外展位,再嘱咐患者取健侧侧卧位,最后进行肩关节后伸内旋位曲肘手法松解进行治疗[5,6].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的相关标

6、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项。显效:  患者治疗后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肩部疼痛明显好转,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无效:患者治疗后肩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采取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每项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7、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肩周炎主要发于中老年人,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症状为肩部逐渐产生疼痛

8、,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怕冷、压痛、肌肉痉挛与萎缩等。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当,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或者颈椎病、心肺胆等器官疾病牵涉肩部等均有可能诱发肩周炎[8].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主要有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本文主要探讨针灸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中医临床上把肩周炎分为风寒侵袭、寒湿凝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4型。其中风寒侵袭多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