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溢洪道泄洪安全的设计要点

水库溢洪道泄洪安全的设计要点

ID:9454171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水库溢洪道泄洪安全的设计要点_第1页
水库溢洪道泄洪安全的设计要点_第2页
水库溢洪道泄洪安全的设计要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库溢洪道泄洪安全的设计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库溢洪道泄洪安全的设计要点  1前言  溢洪道是水库枢纽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它承担着宣泄洪水、保护工程安全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工程加固以及结构改造过程中,对于溢洪道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与调整,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水库汛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工程设计的重点。  2溢洪道布置基本要求  溢洪道设计应符合SL253-2000(或DL/T5166-2002)《溢洪道设计规范》的要求。河岸式溢洪道布置可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及出水渠。溢洪道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工程特点、枢纽布置、坝型、施工及运

2、用条件、经济指标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溢洪道布置应结合枢纽总体布置全面考虑,避免泄洪、发电、航运及灌溉等建筑物在布置上的相互干扰。溢洪道的泄量、溢流前缘总宽度及堰顶(或闸底板)高程等应根据的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当设有正常、非常溢洪道时,正常溢洪道的泄洪能力,不应小于设计洪水标准下所要求的泄量。正常溢洪道在布置和运用上可分为主、副溢洪道,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坝型、洪水特性及对下游的影响等因素研究确定。溢洪道的位置应选择有利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布置在岸边或垭口,并宜避免开挖而形成高边坡。

3、溢洪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并应充分注意建库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对建筑物及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溢洪道进、出口的布置,应使水流顺畅,溢洪道轴线宜取直线,如需转弯时,宜在进水渠或出水渠段内设置弯道。当溢洪道靠近坝肩布置时,其布置及泄流不得影响坝肩及岸坡的稳定。在土石坝枢纽中,当溢洪道靠近坝肩时,与大坝连接的接头、导墙、泄槽边墙等必须安全可靠。溢洪道的闸门启闭设备及基础抽排水设备,应设置备用电源,保证供电可靠。  3水库溢洪道泄洪安全的设计  3.1进口段  进水渠道口布置应因地制宜,使水流平顺入渠,体型

4、宜简单。当进口布置在坝肩时,靠坝一侧应设置顺应水流的曲面导水墙,靠山一侧可开挖或衬护成规则曲面。当进口布置在垭口面临水库时,宜布置成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喇叭口形式。  如果在建设溢洪道时要受地形因素的限制,必须在段内设置弯道。这条弯道一定要尽量平缓,并且在上下游衔接处与出口处远离坝尾,以免冲刷。溢洪道的坝面一般都成四边形和梯形,当水流速度<1~2s/h,砌护墙是可以不用的。但如果她与附近的建筑物在一定范围上是连接的话,就要相应的切户一定的长度,如果有弯道则要加强两旁的切和厚度。进水渠的直立式导墙的

5、平面弧线曲率半径不宜小于2倍渠道底宽。导墙顺水流方向的长度宜大于堰前水深的2倍,导墙墙顶高程应高于泄洪时最高库水位。  3.2控制段  要使得洪水期间泄流段的水流速度均匀,就要使进口的水流与建筑物呈垂直状态,也可根据地形条件和洪水泄流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断面,并要按照断面的宽度选定洪流值。除了在小型水库的进水口处设置水流的引流外,一般的水库溢洪道的宽度也≤3h.因为堰口与上、下游的引流处采用的是变化链接,所以为了使水流平稳≤的收缩角最好是≤12度为最佳。如果,它的断面比较宽,那么它

6、的布设间距在10~15m为宜。  3.3泄槽  在选择泄槽轴线时,宜采用直线。当必须设置弯道时,弯道宜设置在流速较小、水流比较平稳、底坡较缓且无变化的部位。泄槽在平面上设置弯道时,宜满足下列要求,泄量大、流速高的泄槽,弯道参数宜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泄槽的纵坡、平面及横断面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水力条件等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3.4消能段  溢洪道消能防冲设施的型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泄流条件、运行方式、下游水深及河床抗冲能力、消能防冲要求、下游水流衔接及对其它建筑物影响等因素,通过技术

7、经济比较选定。河岸式溢洪道可采用挑流消能或底流消能,亦可采用面流、戽流或其它消能型式。  选定的消能设施,应保证在宣泄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流量及以下各级流量,尤其是在宣泄常遇洪水时消能效果良好,结构可靠,并能防空蚀、抗磨损和抗冻害,必要时可采用相应措施。淹没于水下的消能工宜考虑检修条件。  3.5出水渠  当溢洪道下泄水流经消能后不能直接泄入河道而造成危害时,应设置出水渠。选择出水渠线路应经济合理,其轴线方向应顺应下游河势。出水渠宽度应使水流不过分集中,并应防止折冲水流对河岸有危害性的冲刷。  4水库溢

8、洪道水力计算  为了使工程特征与水利计算相一致,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计算公式运算是非常重要的。(1)进口段的水力计算模式。这个部分可以采用查尔诺门斯基方法,就是从下游得控制面向上游的控制断面反推求水面曲线的方法。并且,在进口段处要先计算水位的高度,这样才能正确的计算泄洪时水库的水位。(2)控制断汇流量统计模式。根据益洪道进口段的水力计算的计算方法,选用正确的流量系数使其选用的控制段坡形一致。(3)陡坡、急流段的水力计算模式。其实推算急流段水面的曲线方法非常的多,例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