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

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

ID:9457103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1

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_第1页
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_第2页
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_第3页
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_第4页
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经济思想史论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限于中国,也波及海外。  他的思想涵盖面广泛,而本文则着重探讨其对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在《论语》中,孔子关于教育的思想贯穿始终,关于经济的思想也很丰富,但是对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论述相对较少。就是在这些屈指可数的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论述中,孔子所提出的见解与今天关于教育与经济之关系的主张惊人地相似。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能提出这样的主张,实在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另今人

2、汗颜。在经济飞速发展、教育受到极大重视和关注的今天,重新回顾和研究孔子的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对于我们恰当定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庶、富、教的思想    孔子对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描述是从论述人口开始的。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有众多人口,要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发展教育。《论语子路》记载,孔子来到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人丁兴旺,不禁大发感慨:庶矣哉!同行的子路听到后,紧接着问道: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在这种庶、富、教的先后关系排列中,孔子一方面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发展教

3、育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条件。这实际上是对管仲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重视教育,重视培养人才,认为人才是立国之本,只要有各个方面的人才,国家就足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论语宪问》记载,孔子向鲁国的大夫季康子谈论卫国国君卫灵公的昏庸无道,季康子问:既然这样,为什么卫灵公还没有败亡呢?孔子说: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有祝酡管理祭祀,有王孙贾统帅军队。像这样,他怎么会败亡呢?在这里,孔子把人才当做国家的支柱,认为文治武功各方面的人才是立国的重要条件。而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正是基于此,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在重视教育的基础上,提出

4、发展教育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富、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富是教的基础,是教的前提条件,而教是富的延续。富是关键,而富的内容,在当时来说,无非是解决衣食问题,尤其是食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了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的思想。但富并不是最终目的,孔子提出富的思想是为教做铺垫的。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众才能有耻且格,国家安定的目的才能达到,才能实现真正的庶、富。而教对富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也就是说,通过教育,既可以培养一批爱人的仁者,去辅佐国君实现仁政、德治,使国家实现太平盛世,又可以获得大

5、量符合要求,易于使唤的人力,让他们按统治者的意图完成各项具体任务,有效地增加财富增强国力。  这种思想不仅为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得到了现代社会的见证,孔子对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与我们今天的见解是一致的。在我们大力倡导发展教育的今天,也一直要求经济加快发展,为教育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因为教育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能直接创造财富,而且不能以创造财富为目的。  正是基于此,教育就曾经被赋予清水衙门的称号,不能创造财富的教育运行时需要一定的财富作为基础,因此,经济就要为教育的正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血液。而教育虽然不能直

6、接创造财富,但是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进入社会后,可以创造大量财富,这些财富远远大于当初投入于教育的财富量。正如颜元所说: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学校通过培养人才反作用于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这与孔子的庶、富、教的思想是相互照应的。  二、关于教育收费的问题    对于中小学及高校收取入学费用,还有部分学校存在的乱收费现象,一直是教育界不曾冷却的话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都主张教育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应该收取学费。其实,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教育,收取适量入学费用都无可厚非。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教育收

7、费的思想。《论语》记载:子曰:自行束倄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倄是干肉,又叫腊肉,束倄即是十条干肉。即是说,孔子认为,只要是带着十条干肉来求见我的,我从来没有不给予教诲的。十条干肉就是弟子向孔子求学必须缴纳的学费。孔子创办私学,广招弟子,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教育对象由贵族推广到平民,使学术下移,但这种私学并不是免费的,也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这些费用就是束倄。因此,从论语记载可以看出,孔子也是主张教育应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不是孔子衡量弟子家庭经济状况的标准,因为孔子的弟子中,除子贡是个富有的商人外,其余的多数出身贫贱,由此可见孔子收取入学费用并不是为了把家庭

8、经济困难的学生排除在外,这种费用只是孔子用来维持私学正常开展所必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