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

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

ID:9462178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1

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_第1页
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_第2页
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_第3页
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_第4页
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原因及其增长格局  201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走势出现分化,发达经济体经济形势普遍好转,而新兴经济体大多表现不佳。虽然近期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出现调整,但发达经济体相对衰落和新兴经济体加快发展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加速推动技术创新。  一、近期全球经济走势分化的有关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面对危机的改革步调不同,发达经济体率先调整,而新兴经济体改革滞后并承受了发达经济体的政策负面溢出效应。  (一)发达经济体主动调整发展模式,新兴经济体依赖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

2、体主动调整经济政策,降低对消费的过度依赖,扩大出口,减少进口。根据IMF的统计分类标准,2006年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同比增速为7.8%,而2012年和2013年分别仅为1%和1.4%。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未能拉动新兴经济体出口同步增长,打破了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型发展路径,对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增长形成较大制约。  (二)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内部风险积聚。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宽松货币政策,维持低息环境,大量资本涌入新兴经济体,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是债务杠杆拉升。据渣打银行数据,2007~2012年印度、印尼政府、企业和家庭部门债务复合增长率达15

3、%,而同期美国、德国仅为5%和3%。二是资产价格高涨。2008年底~2013年底,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上涨119%,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上涨215%;香港住宅价格上涨约130%,而同期美国房价仅上涨6.6%。三是通胀高企。2013年发达经济体物价涨幅仅约1.4%,而印度、巴西物价涨幅分别达10.9%和6.2%,比2007年涨幅高出4.5和2.6个百分点。四是货币大幅升值。2009~2013年,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达10%~20%。债务通胀高企,资产泡沫积聚,货币大幅升值,限制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空间,新兴经济体

4、不得不主动去杠杆、抑通胀,承受经济减速压力。  (三)发达国家力推改革,部分新兴经济体改革相对滞后。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大力推进内部改革,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吸引制造业回流。如欧元区国家主动削减公共开支,改革劳动力市场,推动银行业联盟,推出地平线2020计划;美国加强金融监管,启动自动减赤计划,推出《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和《美国创新战略》,页岩气革命取得重大突破;日本采取双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投资,刺激经济复苏。而印度、印尼、巴西等国过度依赖扩大政府支出等逆周期调控政策,结构改革进展迟缓,错失改革良机,矛盾积累愈发严重,加之社会不稳、政局动荡,经济可持续发展困

5、难重重。  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不会根本改变  (一)发达国家纷纷加强贸易金融合作。美日欧大力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力图掌握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主动权。2013年10月31日,美国、欧洲、瑞士、英国、加拿大和日本央行之间达成长期、无限、多边货币互换协议,企图重建全球货币体系,打压新兴经济体货币使用空间。新一代自贸安排和货币互换X络虚实相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竞争加剧。在发达国家需求萎缩情况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明显增多,2013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

6、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61起,占总量的66.3%,较上年增长8.9%;相互之间激烈争抢市场份额,据美方统计,2013年中国输美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比增长2.9%,增幅比越南低13.8个百分点,中国占美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而越南上升0.7个百分点。  (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宏观政策被动调整。美联储自2013年6月开始不断释放量宽政策退出信号,并于2014年1月正式开始削减量宽规模,这对全球资金流向产生重要影响,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以及政策利率的连续调升。当前美国复苏势头日渐稳固,一旦其加快货币政策调整节奏,将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更大冲击,新兴经济

7、体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跟随其调整宏观政策,加之双赤字、高通胀、内部结构性矛盾严重,在抵消发达国家政策负面影响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上面临两难,陷入被动。  (四)部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去工业化风险。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在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同时,加速将中低端环节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欠发达地区,新兴经济体面临去工业化风险,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遭遇上下挤压的困境。据世行预计,2030年新兴经济体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将从1995~2010年的47%降至34.6%。新兴经济体过早去工业化将导致失业上升、产出下降、收入差距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