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如何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ID:946274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如何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_第1页
如何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_第2页
如何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监督体系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是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益驱动、低廉的违规成本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是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社会和政府监管、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会计制度、证券监管法规、注册会计师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真实、及时、充分、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在不断地发展,制度日益完善,但其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2、,信息披露的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了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更有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利益驱动是产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内在原因良好的会计信息不仅使公司获得良好的公司管理业绩评价,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股市投资者;而较差的会计信息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某些上市公司为了粉饰自己的业绩,利用造假等会计行为,在会计信息的数量上和质量上做文章,致使其披露的

3、会计信息并不能正确、客观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与上市公司有关的各方利益团体也在影响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制定和披露,并积极地参与制作过程。1、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国家股比重大,流通股比重小。“一股独大”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极不完善。尽管《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规定“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应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但在实践中,却普遍存在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五分开”,实际上却“分不开”,大股东利用种种手段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像“SI’棱光”、"ST猴王”

4、、“济南轻骑”、“粤金曼”、“三九医药”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都是利用他们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地位,假借各种名义,甚至利用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来侵占上市公司的资金。2、内幕交易者牟取非法利益。10年来,不成熟的中国证券市场表现地投机性过强。过强的投机性又是滋生庄家行为的土壤。庄家行为和内幕交易者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我们从“银广夏”1999年以来的K线图中可以发现,“银广夏”虚构利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庄家的炒作。正是由于炮制了惊人的利润,才有了“银广夏”低市盈率、高成长性“蓝筹股”神话的出笼,才有“银广夏年以440%的涨幅位居深沪两市第二位的排名。“

5、银广夏”的疯狂造假是一场活生生的庄家与内幕交易者联手操纵股价、共同牟取暴利的骗局。(二)规则制度不完善、审计监管不到位、违规成本低廉是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外在因素客观地讲,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公开透明、纲目兼备、层次清晰、易于操作、公平执行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有86.4%实行公司制,仅负有限责任;而在美国,法律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实行有限责任制,只能实行合伙制;在我国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实行的是有限责任合伙制,且必须有一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目前我国仅是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削减了责任人的责任风险。长期以来,

6、我们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监管不严、处罚不力的问题。深交所综合研究所2002年5月20日推出的题为《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实际效果研究》的研究报告认为: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尤其是以内部批评为主的处罚方式,未能足够地增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成本,没有起到防犯的效果。在2001年前受处罚公司的再融资(包括增发和配股)机会与未受处罚的公司相比,无显著差异。因此,以“内部批评”为主的处罚手段,对公司的再融资能力和机会均没有产生不好影响。由此可见,监管不严、处罚不力、低廉的违规成本放纵了会计信息披露造假行为的滋长。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一

7、)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从总体上讲,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属于控制型治理结构,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国的1170多家上市公司,多数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不合理;“授权投资人”与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上未能实行“五分开”,妨碍着上市公司新体制的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败德行为”;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存在缺陷,董事会缺乏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履行维护股东利益的义务,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与动力,监

8、事会形同虚设,对大股东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实践证明,公司治理中的缺陷是导致上市公司失信的主要原因。因此,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是加强上市公司诚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