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节水灌溉的不足与完善措施

莘县节水灌溉的不足与完善措施

ID:9465086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莘县节水灌溉的不足与完善措施_第1页
莘县节水灌溉的不足与完善措施_第2页
莘县节水灌溉的不足与完善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莘县节水灌溉的不足与完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莘县节水灌溉的不足与完善措施  山东省莘县地处聊城市西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下辖24个乡镇(街道),1154个行政村,人口100.3万,总面积1416km2.自80年代开始兴建节水灌溉工程,主要推广了喷灌、滴管、管灌等节水技术,目前,发展节水灌溉面积达9393.33hm2,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2%.  1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莘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用水量占全县总用水量的80%,因此搞好农业节水灌溉对缓解全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降低农业用水量的有效途径。  目前,全县大部分耕地仍采用土渠输水灌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灌溉水

2、利用系数仅为0.4.由于采用大水漫灌,易产生深层渗漏,真正被农作物利用的只是灌溉用水量的30%.地表水的主要是拦蓄地表径流和引金、引黄水源,引金、引黄由于受引水指标的限制,供水量少,且调蓄能力低,无法满足灌溉用水的需要。据统计,全县平水年缺水22723万m3,枯水年缺水35223万m3.由于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污染,加重了全县水资源匮乏的局面,也是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将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2存在的问题    2.1投资成本过高,制约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传统的漫灌、井灌相比,节水

3、灌溉工程的投资成本较高,农民水商品意识淡薄,总认为投入节水工程得不偿失,节水不如多取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作物种植效益下降,特别是一户一片地的小条块格局,限制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也降低了全县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2.2节水意识淡薄,水浪费严重目前,全县农业灌溉用水尚未开征水资源费,农村取用地下水不用审批,用水行为基本处于无约束状态,农民群众节水意识和水法律意识淡薄,农作物灌溉,采用大水漫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工业用水量大且重复利用率低,重复用水不足20%,造成了水的严重浪费。  2.3工程老化,管理不善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现有节水工程维修、养

4、护跟不上,个别人占有性的使用,使得工程过早老化失修,破坏严重,节水效益日趋下降,不能够满足现阶段节水灌溉的需要。  3对策探讨    3.1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法宣传月等时间,搞好宣传发动,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形成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建立典型示范区,利用节水政策引导,让农民看到实惠,以调动农民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3.2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规划节水建设项目针对全县农村的经济条件、农业种植习惯和种植方式,制订合适的节水灌溉模式。改善现有工程的使用状况,并将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  3.3引进先

5、进技术,增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经验、节水技术、节水设备,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节水农业的投入,满足节水灌溉发展需要。  3.4强化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切实把搞好节水灌溉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推动节水农业发展,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3.5解决投入机制问题坚持自力更生,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加快节水农业的发展。另外,政府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办水利的新机制。  3.6解决管理问题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不善,将会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转和效益

6、的发挥。所以,应做到建管并重,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对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要明确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3.7增强水忧患意识节水灌溉具有显着的节水、节劳和增产、增收效益,发展节水灌溉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农业用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一次变革。通过规模示范、典型引路,举办培训班,加强宣传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最终实现按农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用较少的水取得较高的产出效益。增强水忧患意识,使人们的认识逐步提高,从水是不可缺少的,认识到水是不可替代的;从

7、水是无限性的,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水的有价性。逐步提高水的价格,让用水者充分体会水的商品价值,从而自觉节约用水。  3.8制定节水农业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好节水农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全县节水灌溉的发展。经分析论证,在河灌区宜采用衬砌节水技术,在井灌区、井河结合区宜采用粮田管灌、喷灌节水技术,果园宜采用管灌或微灌节水技术,蔬菜大棚宜采用滴灌节水技术,真正做到对农作物的科学灌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