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

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

ID:9467193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_第1页
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_第2页
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_第3页
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_第4页
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高校预算管理中的新思路高校预算管理是依据学校预算,通过财务活动对学校的教学、科研、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业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是高校有效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院校间合并趋势的加大,办学层次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张,高校的财务活动也随着改革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改进预算管理方法,改变高校普遍存在的教育经费投入与产出不相符,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迫在眉睫。现就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思路。  一、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

2、管理观念落后,思想没有转变。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高校的工作重点,现大多数高校都只注重教学管理工作,而忽视财务管理工作,认为只要把教学办好就行了,没有意识到加强预算管理,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物力和财力保证;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简单地认为预算就是向上级部门要钱,按照上级批准的拔款计划编制预算,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没有和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没有区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教育事业支出和基建支出,哪里急着用钱就花在哪里,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处于被动的位置;而且不管是上报的预

3、算还是内部的预算都全权由财务处完成,学校领导没有高度的重视,预算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2.预算编制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大多数高校的预算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很多职工甚至领导并不了解怎样编制预算,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对于自己部门的经费,只是简单地按上年度的收支情况估算下一年度,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过程,项目经费的申报方法也是如此,没有根据当年的事业计划综合考虑来编制,这给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在编制方法上,仍然采用简单的增量预算法,即“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基本上没有真正落实“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简单地以上年度的收支为基数,结合历年收

4、支影响因素来确定当年的收支计划,这种做法会出现基数大的部门多得,基数少的部门少得,这样,等于间接承认了上年的收支情况是合理的,使上年度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不利于调动各部门之间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种预算方法不规范、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预算没有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教育经费支出标准体系不健全,许多经费项目支出未建立限额标准,支出标准弹性大。如办公经费,只简单按职工人数分配,没有结合学院学生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学生实习经费,没有考虑学科的不同性质;实验维持费,文科和理科相差甚微,如此等等……,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相同的项目不同的部门所需经费相差较大,或项目的效益

5、与其投入极不相等;有些部门还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巧立名目,争夺经费,导致学校内部“贫富不均”,大量的资源长期滞留在效益低下的项目,使有限的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4.缺乏对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及评价机制。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和监督制度,有的虽然有了预算管理制度,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形同虚设。现很多高校基本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经费一经下达,财权和事权就落在各部门和院系负责人的手里,审批权限过于分散,财务在预算管理上难以控制。在预算执行中有的随意调整项目,有的部门不按使用范围开支,有的不到半年就把全年的经费用光,不按进度使用资金,没有计划性,随意性大

6、,使预算管理失去其严肃性,缺乏刚性。各部门的经费预算也没有与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取得的工作业绩相挂钩,没有发挥考核评价功能,预算管理工作的绩效与高校内部各部门的考核和奖惩互相脱节。  5.预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工作一般由财务人员根据上一年度的决算和本年度的工作计划而编制,他们对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工作重点、教学的运作、基本建设等缺乏了解和研究,认识相当局限;缺乏对影响预算因素作经常的、广泛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无法确定哪些目标可以实现,哪些目标无法实现;缺乏良好的部门沟通能力,难以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对学校的预算管理提供有建设性的方案,缺乏缜密

7、的科学论证。  二、高校预算管理中改革的必然性  1.学校规模扩大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院校合并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张,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无论是校区的建设、教学设施的改善还是师资水平、专业设置、教学质量都产生了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资金状况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日趋多元化。由过去的定额加专项拔款转变为现在的由财政拔款、学费、校办产业、社会捐赠、助学基金、科研经费、商业贷款等多种筹资渠道。高校在扩容扩招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征用土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