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的塑造

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的塑造

ID:947164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的塑造_第1页
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的塑造_第2页
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的塑造_第3页
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的塑造_第4页
资源描述:

《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的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席勒美育思想中完整人的塑造  席勒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美学的原创性贡献对现代美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在被工具理性主宰的时代,席勒继承了卢梭等启蒙学派的思想传统,发展了康德的美学思想理念,将康德的形式美变为一种对现实的批判力量。通过对人性完善和社会改造的重新思考,席勒创作出《审美教育书简》力图构建自己的审美王国。他主张用审美游戏的方式改造人性,使人从片面性发展中解脱出来,摆脱物质上和道德上的强制。席勒看到了理性价值膨胀带给人的生存危机,对人性的反思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问题,并努力为人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2、因此,哈贝马斯曾评价其《审美教育书简》为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1](P24).  一、席勒美育思想的构建背景  正如席勒在第一封信中所说,《审美教育书简》是关于美和艺术的思考,这与人类的幸福生活有紧密联系。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给予席勒实现人性解放的希望。然而,面对反动势力的倾覆以及雅各宾派的专制恐怖政策,席勒意识到这种暴力革命并没有实现自由王国的构建。于是,他转向对人性的挖掘,希望审美道路的铺设能够让人成为完整的人,使社会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为了解决经验中的政治问题,人们必须通过解决美学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通

3、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2](P4).这也是席勒与同时代先验唯心论思想家的不同,他是在探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思考人性的完善,实现人类的理想生活构建。  此外,康德对席勒美学思想的建立也有很大影响。康德吸取英国经验派和大陆唯理派中合理的东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批判哲学体系。在对审美判断力进行分析时,康德阐述审美判断的本质特性,认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因此,审美是无功利性的、自由的。这给席勒构建审美王国以启迪,如何在价值理性被高举的时代中完善完满的人性成为席勒美学的重要内容

4、。  席勒认为,国家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对个人完整性的发展是无效的。因为按照理性法则建立起来的国家就像一个精巧的钟表机构[2](P14),而弱小单薄的个体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2](P14).这对国家的构建产生了质疑,认为国家没有使人享受到其发展的成果,反而禁锢了人的天性并将之分裂成碎片。身份等级的划分和职业的规定对现代人性造成了创伤,人性变成了职业和知识的一种印迹[2](P15).为了使各个阶层人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国家将职务当作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人成为了国家机器上的小

5、碎片,在职业中耗尽了所有气力。  在这种以工具理性为宗的时代洪流中,科学的力量不断壮大和扩张,而艺术精神变得失去价值意义,其界限也在不断缩小。人在这样的目的下丧失精神力量的协调,自身的完整性也被忽视。这就是席勒力图为审美的世界创造一部法典的原因。  二、审美游戏对完整人的塑造  席勒敏锐地意识到在以实用观念建构的国家中,无法发展完整的人性。因此,作为时代精神产物之一的艺术,若与时代精神同流合污,会让人陷入泥淖之中。面对美和艺术的缺席,席勒主张用创造的冷静和伟大的耐心来创造美。通过美引导人们走出迷途,恢复人的完整性,使人走

6、向自由。而美怎样实现人的完整性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席勒对人性的理解。  席勒论述美建立在对人性的阐释基础上。席勒先将人性抽象化为人格和状态.人格必定是它自己的基础,因为固定不变的东西不可能从不断变化的东西之中流淌出来。那么,我们就要对人格有一个绝对的、以其自身为根据的存在观念,这个观念就是自由。状态必定有一个基础;因为它不是通过人格而存在,因而不是绝对的,所以它必须在发生着,那么,我们对状态就得有一个一切依附性存在的条件或者生成的条件,即时间[2](P33).简言之,人格是固定不变的,其存在的基础是自由,而与

7、之相对的变化状态,则以时间为存在条件,由此产生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两个基本法则。在这样的作用下,人们受到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驱使。感性冲动要求有变化,来自人的感性本性;形式冲动要求在变化中保持人格,来自于人的理性本性。席勒认为,这两种倾向的确是相互矛盾的,但它们并不在同一客体中相互矛盾[2](P38).因此,产生了调和二者的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它从抽象的人性观念上证明只有美才能使人达到审美的人的形态,揭示了美的本质,论证了美和艺术的特征。  正是因为游戏冲动的产生,才使人有了艺术创作的冲动。康德在论述艺术和手工艺术的区

8、别时,认为手工艺术是雇佣的艺术,只是因为人被取得的报酬所吸引而不得不做的一种劳动,而艺术则是一种游戏,是自由无功利的。席勒对美和艺术的看法以康德为基准,是其观念的继承发展。他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用一种普通的概括来表示,可以叫做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总而言之,用以表示在最广的意义上称为美的那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