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

ID:947200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_第1页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_第2页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_第3页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一、引言  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以能源化工为产业结构主导,是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博(2009)研究认为,与发达地区相比,从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总股本数量来看,陕西省上市公司规模不均衡,并且负债规模较大,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且整体盈利能力不强,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多。随着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先升后降的新特点,以能源化工业、建筑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等为核心的支柱产业日益成为陕西经济的重要依托(八大支柱产业占GDP比重情况见图1),装备制造业以成为陕西省工业第三大支柱产业。截止20

2、10年12月31日,陕西省共有30家上市公司。其中,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共有11家(见表1)。随着装备制造业在陕西省地位越来越重要,其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众人瞩目之下的上市公司,为了利润目标,更可能付出巨大风险代价。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如何及时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防患于未然,是经营者最为关心的财务问题之一,同时广大股东和债权人也需要趋利避害,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如果能在企业财务状况刚刚出先危机征兆之时就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使众多企业免受更大损失,避免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二、财务预警模型  (一)Z计分模型国外关于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起步

3、较早,比较著名的是美国学者爱德华・阿尔曼(Edan)的Z计分模型。Altman认为,企业资金链的中断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是企业破产的重要因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正常转到破产清算这个过程中,反映在财务环节中的信号是可以预测的。1968年,Altman首次将多元线性判别方法引入到财务危机预警领域,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误判率最小原则,建立了“Z计分模型”。判别函数为:Z=1.2X1+1.4X2+3.3X3+0.6X4+1.0X5。  其中: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反映了企业资产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营运资本下降,通常预示着企业会出现短期偿债困难;X

4、2=期末累计未分配利润/期末总资产,反映累积获利能力;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往往是财务失败最有利的依据之一;X4=期末股东权益/期末总负债,测定的是企业的财务结构;X5=本期销售收入/期末总资产,反映的是企业运用资产以产生销售收入的能力。通过对Z计分模型的研究分析,Altman认为,Z值越小,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Altman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Z值大于2.675时,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破产可能性极小;当Z值小于1.81时,表明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当1.81  (二)F分数模型我国对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研究比较晚,与国外研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5、但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实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取出了很多重要成果。周首华、杨济华和王平(1996)以Altman的Z分数模型为基础对Z模型进行改进,把现金流量加入预测公司破产的有效指标,建立了F分数模型:F=-0.1774+1.1091X1+0.1704X2+l.9271X3+0.0302X4+0.4961X5。  其中:X1、X2和X4与Z分数的计算方法相同。该模型中现金流量是根据财务管理中长期投资决策中所用到的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办法,即: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假设只有折旧为非付现费用。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反映了企业资产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营运

6、资本下降,通常预示着企业会出现短期偿债困难;X2=期末累计未分配利润/期末总资产,反映累积获利能力;X3=(税后净利润+折旧)/平均总负债,衡量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的能力;X4=期末股东权益/期末总负债,测定的是企业的财务结构;X5=(税后净利润+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测定的是企业总资产在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其中的利息是指企业利息收入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额)。F分数模型的临界点为0.0274,若的F分数值低于0.0274,则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若F分数值高于0.0274,则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F分数模型的数值在其临界点上下0.0775内(即-0.0501~

7、0.1049)为不确定区域,在此区域内有可能把财务危机公司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或将继续生存公司预测为财务危机公司,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  (三)模型公式解释及调整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具体情况,Z计分模型的X2指标中期末累计未分配利润即留存收益,可通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计算取得,X3指标中息税前利润可以通过(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计算取得,因而本文采用的Z计分模型:Z=1.2X1+1.4X2+3.3X3+0.6X4+1.0X5  指标进一步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