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

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

ID:9472182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_第1页
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_第2页
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_第3页
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_第4页
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内科重症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  随着医学的发展,我国危重病医学近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提升,重症监护病房在诊治危重病患者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因为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多采用各种有创性检查治疗及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如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摆在当前医务人员面前的严峻现实。已有研究并识别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防范,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由此,对本院内科危重监护病房自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之间收治的122例重症病人作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的各种

2、危险因素,以便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早期发现高危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资料与分析  一、分析    2011.01-2013.01内科危重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122例,男性79例,女性43例,年龄22~93岁,其中≥65岁老年患者91例;住院时间3~89天,长时间住院≥28天67例。  二、疾病分布  慢性支气管-肺疾病36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瘫痪27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心功能不全者18例,中暑3例,有机磷中毒7例,颈腰椎手术后及胸外、普外手术后转入共6例,多脏器功能不全5例,昏迷原因待查4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3、9例,休克(非感染性)5例;所收治的感染或合并感染患者93例,非感染患者29例;其中人工开放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38例;深静脉置管者57例;入院时低蛋白血症(<35g/L)44例。  三、标准  所有院内感染判断标准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将医院内感染定义为: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体的直接检查、分离培养及抗原体检查)、监测结果及其他检查综

4、合判断。四、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所收治的122例患者中共发生院内感染37例,院内感染率30.3%;入院所收治的感染或合并感染患者93例,院内感染发生33例;入院所收治的非感染患者29例,院内感染发生4例,初治感染组院感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患者及住院时间长、有创人工气道、深静脉置管及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表1】    

5、二、内科危重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37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呼吸系统,其中支气管-肺感染15例,泌尿系感染9例,血液感染7例,肠道感染2例,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1例胸腔内感染(见表2);对37例院内感染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共检出菌株51株,革兰氏阴性菌34株(66.7%),革兰氏阳性菌11株(21.6%),真菌6株(11.7%);革兰氏阴性菌排位:铜绿假单胞菌14株(41.1%),肺炎克雷伯杆菌8株(23.5%),鲍曼不动杆菌5株(14.7%),大肠埃希菌5株(14.7%),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2株(5.9%)

6、;革兰氏阳性菌排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株,溶血葡萄球菌2株;真菌为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表2】  讨论  随着医学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医院环境可以给住院患者带来伤害;随着医疗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现实表明我们正在面临着老龄化社会状态及医疗病群病情更加复杂,危重病医学尤显其现实的作用。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的患者有危重病基础,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侵入性检查和治疗增多,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因而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特点、可能的危险因素、监测和预防措施等,对减少医院内感

7、染所导致的临床危害具有较大的作用。  通过对内科危重监护病房近2年来的入住患者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收治的122例患者中共发生院内感染37例,医院内感染率30.3%;入院收治的感染或合并感染患者93例中,医院内感染发生33例;入院所收治的非感染患者29例,院内感染发生4例,两组间比较显示有感染的患者更易于再发生医院内感染,可能的原因与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国外学者Butcher等有类似的报道。  另外结合收治的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具体分析发现,高龄、住院时间长、合并低蛋白血症、建立人工气道及应用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

8、明显升高。病原学检查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这与国内的相关文献报道相似。  总之,对入住内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