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改进建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改进建议

ID:9476095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改进建议_第1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改进建议_第2页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改进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改进建议提要:2008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对比,对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提出了改进建议。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性质和内容由于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差别较大,所以,评价标准的设计应当考虑企业规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可以分为适用于一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适用于小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从内部控制评价的整个过程来看,评价标准的整个体系要分为内部控制的

2、评价标准和内部控制评价实施的标准或规范。从内部控制涵盖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价标准等。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国际比较(一)美国的COSO报告。COSO报告把内部控制的目标细分为经营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可靠和遵纪守法三类子目标,并提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测活动五项要素构成。(二)英国的《Turnbull指南》。它提出内部控制系统应包括公司的政策、过程、任务、行为和其他方面,内部控制系统应融入到公司经营中,成为其一部分,并且能够对公司因

3、内部因素引发的业务风险和商业环境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它还强调应将内部控制扩展到所有的重要控制方面而不仅仅是财务方面。(三)加拿大的COCO《控制指南》。COCO《控制指南》指出:在任何一个企业中,控制均包括目的、承诺、能力、监控和学习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其中目的是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描述,它包括企业的目标、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经营方针、计划、业绩目标及其评价指标等;承诺是对企业特质的描述,它涉及到企业的道德标准、人力资源政策、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等;能力是指企业相对于给定任务的胜任程度,它涉及到知识、技能和工具、信息及信息

4、的传递、协调和控制活动;监控和学习则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它包括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考察、对经营业绩的考核、对相关假设的质疑、对信息需求与信息系统的重新评价、追踪调查及后续行动程序的建立以及对控制有效性的评估。(四)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体现了以下创新:一是内容创新。基本规范中的五要素框架并未照抄照搬国外的框架,而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较大调整,并大大充实了其内容,在表达方式上符合我国的法规特点、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将国外提出的较为宏观、抽象的内控理念转变为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内控规定。二是体系创新。除基本规

5、范之外,我国还颁布了17项具体规范,并将继续起草若干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三是机制创新。我国内控体系的建设任务,是各部门、各方面通力合作、合力推进的,这使得内控问题从立法规范、标准建设、宣传培训、组织实施到监督检查等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避免了单纯从某一局部、某一方面入手可能造成的局限和被动。三、对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建议(一)遵循五要素原则。笔者认为,五要素的有机结合,更科学合理,更有利于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证。(二)突出财务报告

6、内部控制主线,适当兼顾风险管理。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当侧重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真实与资产安全,提高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从长远来看,随着企业的管理状况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应相应提高,从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与资产的安全、完整,向促进企业贯彻落实发展战略、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延伸,逐步实现与国际惯例的完全趋同。(三)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详文见《商业会计》2009年5月第9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