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

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

ID:9493000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_第1页
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_第2页
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_第3页
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  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常与5-氟脲嘧啶类药物联合而成为晚期胃癌、结直肠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方案。其常见毒副作用为外周神经毒性,由于目前尚无确切的防治措施,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影响化疗的进行。    2010-122012-12,我们采用温经通络汤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34例,并与常规化疗2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6~81岁,平均(57.7&plu

2、smn;7.1)岁;食管癌6例,胃癌10例,结直肠癌14例,其它肿瘤4例;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28~77岁,平均(54.8±6.5)岁;食管癌4例,胃癌9例,结直肠癌11例,其它肿瘤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均为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胃肠道肿瘤;卡氏评分(KPS)60分以上;心、肝、肾功能均正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原有神经系统、骨关节疾病者;原有末梢感觉异常的糖尿病患

3、者;中毒、感染、放疗等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者;正在接受可能引起神经毒性的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予常规化疗方案,每周期用药如下:奥沙利铂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37)13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3h(化疗第1d用);氟尿嘧啶注射液(安阳九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1023027)750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6~8h(化疗第1~5d用);替加氟注射液[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746]7

4、50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6~8h(化疗第1~5d用)。口服药:卡培他滨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24)1250mg/m2,每日2次口服;替吉奥胶囊(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802)80mg/m2,每日2次口服;共服药2周。    1.4.2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周期前1d开始服用温经通络汤。药物组成:黄芪30g,桂枝12g,党参15g,陈皮6g,芥子10g,制天南星10g,天麻15g,蜈蚣4g,川芎12g,赤芍药10g,鸡血藤30g,土茯苓20g,肉苁蓉20g。

5、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用,共服用7d。    1.4.3疗程    2组患者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以上,随访6个月。    1.5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后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神经毒性判断标准:0级:正常;Ⅰ级:感觉障碍和(或)麻木<7d;Ⅱ级:感觉障碍和(或)麻木1~3周;Ⅲ级:感觉障碍和(或)麻木>3周;Ⅳ级:感觉障碍和(或)麻木>3周,伴有功能障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

6、χ2检验。    2结果    2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2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外周神经病变是奥沙利铂的主要毒性之一,为剂量限制性,其机制可能为奥沙利铂作用于电压依从性钠离子通道或电压依从性钾离子通道引起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分为急性综合征及累积性感觉神经障碍。前者发生率高达85%~95%,临床表现为末梢神经感觉异常或障碍,如指趾末端麻木、感觉减退,口腔、咽喉部位感觉迟钝等,偶见肌强直、喉头痉挛、呼吸困难、失语。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可发生,冷刺激可

7、诱发或加重症状,一般持续7d左右。后者是逐渐发展的剂量限制性累积性感觉神经障碍,用药剂量达到780~850mg/m2时约有10%~15%患者可发生,多在停药后6~8个月内完全消失。    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属中医学麻木、痹证、血痹范畴。其基本病机是由于化疗药物乃大毒之品,伤及人之阳气,造成元阳亏损,温煦不足,推动无力,而致瘀血阻络。血痹始见于《内经》,《灵枢九针》曰:邪入于阴,则为血痹。    《素问痹论》云: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汪机《医学原理》曰: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木者,有因血虚无以荣养

8、筋肉,以致经隧涩而作麻木者。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指出:麻,气虚是本,风痰是标;木,死血凝滞于内,而外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