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ID:9493769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力_第1页
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力_第2页
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力注意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如果说挫折教育在过去对于我们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那么中日孩子的一次却给我们重重地敲响了警钟.1992年8月,中日孩子一起举行的草原探险夏的草原探险夏令营,使我们中国孩子暴露了许多令人吃惊的弱点,也使我们不得不正式现行教育的弊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些家庭对孩子过分的娇宠和庇护,再加上我们教育上的忽视,导致很多孩子性格过于软弱,怕吃苦,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知难而退、惊恐不安.在办公室,虽然经常听到老师在对那些”好孩子”的赞叹:xxx,多聪明可爱,高智商;xxx从不让老师费心;xxx

2、……,但同样也能听到老师共同的焦虑;那就是,发现那些”好孩子”经不起半点的批评和指责,不管它是否有错,好像你都得有一番夸奖,都地对他另眼相看等等.每当这时,我都会暗自思考,是啊,表扬、夸奖,谁都喜欢.然而,生活哪能一帆风顺呢?更何况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挑战的时代,他们这样面对……所以,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意志磨练,加强他们心理耐挫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作为一种心理素质是可以培养并得到提高的,如果通过学校教育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耐挫折能力,那么素质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在进行耐挫教育时,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故意施

3、加障碍,重新认识自我  这一方法,是针对上述的孩子进行的,因为这部分孩子大多数是能说会道,聪明活泼,开朗自信等.所以,作为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平时在教育教学中,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方式,榜样不是不能树立,但要适当,不能在各个方都把他作为核心,别人都要向他靠拢.这样就很容易滋生他们的自傲、霸道、专横、看不起别人,也输不起等不良行为,对以后的成长很不利.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谈话活动,反馈一段时间以来各自取得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积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与他人,如:围绕”xxx真能干”、”我会xxx”.另外,老师也可向他们报道一些值得学习的人或事

4、等等,让这部分自信心较强的孩子也听到、看到或亲自谈谈别人的长处.使他们认识到别人也和自己一样,也有超出他人的地方,使他们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他们强的大有人在.  还可以针对他们的弱点,开展一些小活动,让他们也受到失败的磨练,以防他们过分自信而造成自负.当然在为孩子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因为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2、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尚浅,还不能正确地估量自己的能力,有时会产生不切实

5、际的目标,容易产生挫伤感.记得有一次,我提前走进了课堂,见同学正围作一团,齐喊:”加油、加油”,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朱文武和朱成龙在进行扳手腕比赛,心想:嘿,这下糟了,朱文武你这个又瘦又小的书生型,哪里是大块头朱成龙的对手,这下你输定了.果然细小无力的手终于支撑不住被反压在桌面上,只见他红着脸抽身就往外跑.结果我发现,一堂课他都坐在那儿生闷气,下课后,我走到他跟前摸着他的头说:还在生气呀,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你的输,哪会有他的赢,第一名只有一个呀,虽然他的力气比你大,但你也有比他强的地方,比如:跳绳,做作业等,这时,他抬起头笑了……  像这样由于过高地

6、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而产生的挫折感,老师要及时地给予情绪上的疏导,并帮助学生调整过高的目标,交给他们估量自己的方法,端正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获得新的成功,增强了他们的耐挫力. 3、多采取肯定性评价  以前,对学生的评价总是否定性较多,比如,指导或讲评作业时,总习惯于指出不足,让学生通过改进不足而获得进步,因而造成了学生畏惧老师,造成了师生关系不和谐,所以,我改变了方法措施,更多的是该学生肯定和鼓励.再如:当孩子主动说出作业没完成时,你千万不要指责批评,要压住怒火,和蔼地说:你能主动说出是你的诚实和勇气,当然老师更希望你能克服困难,按时完成作业,那样你将会更

7、好,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  所以,给予肯定的目光,就如同给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赞许和肯定中,学生会以愉快的心情去迎接挫折战胜挫折的. 4、合作能力的培养  同伴关系是反映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信、自尊、活泼开朗的性格.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孩子与同伴交往是处处顺利的.由于孩子自身个性特征、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有的孩子经常会与同伴产生矛盾与冲突;有的孩子会受到同伴拒绝或忽视;有的孩子会成为同伴指责的对象;甚至有的孩子会被同伴嘲弄、受到同

8、伴的”孤立”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上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心理释放,情绪疏导,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