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草书作品《肚痛帖》的时间性

张旭草书作品《肚痛帖》的时间性

ID:9496245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张旭草书作品《肚痛帖》的时间性_第1页
张旭草书作品《肚痛帖》的时间性_第2页
张旭草书作品《肚痛帖》的时间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张旭草书作品《肚痛帖》的时间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张旭草书作品《肚痛帖》的时间性  唐朝张旭用草书创作的《肚痛帖》当时是他写给医生看的病理便条①,然而时隔多年后,这张病理便条却成了张旭日后千古垂名的代表作。  1对当时时间的还原  草书作品的时间性不同于很多其他的艺术品,因为草书本身就有很大的时间流动感,表现为书写的时候,书法家用一定的物理时间去写,根据书法家当时的具体心情又显现为不同的心理时间,张旭在写《肚痛帖》的时候应该是物理和心理时间都很短。这种急匆匆的情况下,恰与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张旭的评价一致: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醇醉、无聊、

2、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可见,在各种情绪集中表达并且有动于心,就喜欢用草书来表达心中情感,是浑然天成的一种心理反应。  2观者对时间的理解  伊格尔顿所说:我们的荷马并不是中世纪的荷马,我们的莎士比亚也不是他同时代人心目中的莎士比亚。  ②伊格尔顿认为时间带来改写,即使这种改写是无意识的,每个时代的改写都不同。就张旭《肚痛帖》内容来说,当时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看到方子的医生估计都没有将它当作一个帖来看,随着时间的流逝《肚痛帖》反而成了张旭的代表作之一,《肚痛帖》也走进博物馆成了被展览的书法作品。  但黑

3、格尔也对艺术表达了自己的理解。黑格尔有一段话值得我们玩味: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  ③在黑格尔看来古代艺术作品已经物化成一个时代的符号,它内部的精神性成为今人理解它存在的一个解释。时间可以让一件东西变质,某种程度上也是伊格尔顿所说的改写。  3作品本身时间性的体现  宋代书法家姜夔在其《续书谱》中云:余尝力观古之名书,无不点划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  书法作品是由一根线条从头到尾贯穿的,与生俱来有一种时间感的反应,无论你从书法作品的哪一个点看起,眼睛

4、都会顺着章法的走势看,从而与创创作的时间顺序一致,达到一种欣赏的共鸣。正如邱振中所言:似乎线条一触及感官便能带着你进入特定的时间流程中,不论你一眼落在什么地方,你的注意力总会不自觉地顺着线条展开的顺序前行。  ④笔顺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规定性,笔顺的规定,严格的讲是一种时间的规定。  ⑤笔顺的写法本身就带有一种时间感,是书法艺术产生时间感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各种字体中草书是最具有时间感的了,因为字与字之间往往相互连接,一气呵成。从《肚痛帖》的墨色浓淡干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笔势的动态变化。甚至是在个别字的个别转折处也

5、能体现出一种立体感,这是空间上的直观感受,但是细想来又何尝不是时间上的一种停顿。正如陈振濂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它不只是在时间的刻度上标明自己所花费的时间,而且还标明此举特别的质。  ⑥这种质就是那种结构、那种抑扬顿挫的美。笔顺是书法产生时间感的一个重要原因,笔顺的产生顾名思义是基于书写,是观者对于作品当时书写时间的一个心理还原,这样随着目光在书法作品上的转移,笔画的轻重缓急,墨色的干枯浓淡都会在观者心里产生出与相似的一种情感,这就是艺术的共鸣所在。  孙过庭在《书谱》中道是: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

6、于毫芒。这是书法内部的运动性,笔画与笔画之间也有一种很微妙的和谐对抗关系,相互配合又相互对抗,这样才形成一种稳定的动力场,形成书法的结构美。  4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的此在与时间性  根据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理论,存在是时间中的存在,因为书法作品是存在的,那么书法作品就是具有时间性的。一方面优秀的书法作品(比如张旭的《肚痛帖》)是具有永恒魅力的,另一方面来说它是有时间性的,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悖论。其实不然,说书法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基于它高超的技艺和它在书法史上的重大意义,现在仍说它永恒的也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尊重它

7、在当时做出的贡献。书法作品相对来说是有时间性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书风,而纵观历史我们不能说汉隶比唐楷哪个更好的原因就在这里。此在是一种存在者,但是又区别于一般的存在者,是向来所是的存在者。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而生存不是现成存在,生存意味着去存在的种种可能的方式,因为只要此在存在着就对自己的存在有所领会、有所作为、有所改变。  ⑦当然,张旭的《肚痛帖》中也存在此在的存在,因为此在的存在才使得《肚痛帖》历经千年仍有所发展有所变化,才得以生存,既然《肚痛帖》是生存的,那就是说它是变化

8、的,字迹肯定不会变化了,那变化得最显著的是时间给它增加的神秘以及时间变化后的功能效用。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在知识之前,即在主体与客体尚未分化之前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境域。而且,此在是它本身的显现,既是意识又是存在。所以说此在是基础的存在。  由于存在总是时间性的存在,对于存在问题的讨论,无法绕过时间性问题。一切存在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植根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它如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