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研究综述

香港文学研究综述

ID:9497147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香港文学研究综述_第1页
香港文学研究综述_第2页
香港文学研究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香港文学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香港文学研究综述大陆的香港文学研究在近年来表现出日渐深入的态势,2001年又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在此仅就所了解、掌握的大陆香港文学研究的一些情况予以简略评述。一、综述性研究和台湾文学研究一样,进入2001年以来,大陆学者也开始了对香港文学某个或某些问题的总结和综述。杨匡汉的《学术语境中的香港文学研究》(1)对当今香港文学研究中带有学理性的问题进行了阐释。首先对所谓“大中国文学”这一问题,提出“一体多元”的文学,并基于此生出两个理念:一是任何试图“圈地”的一厢情愿或“画地为牢”的固执,都会给学术思想和文学研究带来局限;二是实

2、行现代与当代之打通、主体民族与众多兄弟民族文学之打通、大陆与台港澳地区文学之打通、北方与南方之打通,即四个“打通”,这也意味着将研究视野从“封闭的空间”到“距离的空间”再到“共享的空间”的转移。与此相连的,对“殖民主义文学”、“中国性淹没了香港性”等提法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其次细致探讨了文学形态和研究话题的问题,把文学形态分为意识形态文学、意象形态文学、意绪形态文学和意义形态文学几类。最后列举了近年来香港文学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表示了对今后香港文学研究的期望。本文把香港文学研究放到了学术语境中进行整体考察,归纳了近期香港文学研究

3、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是对该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一次小的总结。香港文学作品在内地传播的历史由来已久,古远清的《香港文学内地传播简史》(2)总结了自香港文学传入大陆以来的三种传播视角及其传播手段即意识形态视角时期(1978—1983年)、商业视角时期(1984—1993年)以及商业视角与文化视角并列时期(1994—2000年)。在对传播视角进行了分期后又特别指出,这三种视角在任何时候均是不同程度地结合在一起的。文章系统地分析了香港文学在内地传播的历程以及其传播的原因和影响,是对多年来香港文学在内地传播状况的一次梳理。二、文学批评研究香

4、港文学从整体上讲是一种都市文学,由这种都市文学派生出来的文学理论批评自然迥异于内地的文学理论批评。古远清的《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特征》(3)归纳了香港文学理论批评边缘性、开放性、小团体性以及商业性的特点。此外文章还进一步阐述了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层特点:即其所受政治的影响主要来自内地和台湾两个方面,没有主导的意识形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从而形成香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新旧交呈、中西交汇的特点以及它不被政府约束,亦不被政府所重视的特点。三、思想文化研究从20世纪前半期开始,现实主义就曾对香港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文学观念

5、、文学视角和文学内容上都赋予了香港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形态和特质。香港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的相关性、异同性等等问题却由于种种原因在香港文学研究领域中少有人涉及。而赵小琪的《二十世纪香港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4)一文就在世界文学格局中探寻了香港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论述了香港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性历史和现实动因。文章首先探讨了香港现实主义文学20年代对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选择、吸收和接受之原因,即反对僵死的旧文学和封建文化。既而历数了香港现实主义发展的坎坷历程,文章最后对香港现实主义文学和西方1

6、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了两相比较:首先,虽然二者都极为重视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但香港现实主义文学不同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所主张的持旁观态度如实描摹,而是主张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其次,在现实主义的构成因素上,香港现实主义文学比西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更为复杂,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征;再次,在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时,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更多地呈现为一种文化批判,而香港现实主义文学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道德、政治批判。文章清晰阐释了香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发展经过及其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多年来少有人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的空白

7、。香港作为英属殖民地而存在的事实不言而喻,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压抑下,香港最终形成后殖民主义控制下的文化领地也是自然而然的。赵稀方的《历史的放逐——香港文学的后殖民解读》(5)对一个普遍认为的“真理”,即第三世界的文学特征由于遭受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经验,唯一可以选择的反映必然是民族主义的,因而文学的叙述方式只能是民族寓言式的,表示了不同观点。在文章中试图通过对于香港殖民地的分析,显示殖民地文学的复杂性,建立香港文学的后殖民视野。文章指出,“文学是一个民族焦虑的表征,但不可思议的是,香港文学竟然对于殖民地的境遇毫不敏感”,“

8、西方作为一种价值主体,已经牢不可破地主宰了殖民地香港的文化”。通过几篇具体作品如《沉香屑:第一炉香》、《地之门》、《酒徒》以及通俗文学《天龙八部》和《鹿鼎记》中或深层或浅层的殖民主义色彩,昭示了香港文学中难以磨灭的后殖民主义内涵。后殖民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语汇,如文章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