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ID:9499603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1页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2页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3页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  一、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  财务报告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呈蔓延之势的会计造假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蝇头小利,却给国家、社会甚至是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造成国家经济波动、危害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对国家来说,虚假的财务信息肯能导致证券市场的虚假繁荣,引起资本市场的不正常流动,导致国民经济建设的混乱,造成投资过热,甚至导致金融市场

2、的极度紊乱、萎缩和崩溃。  2.造成投资者利益损失,沉重打击资本市场。很多投资者因为虚假财务信息造成其投资决策失误,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现在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投资者信心丧失,证券市场持续多年低迷不振,股票价格的持续走低。  3.造成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影响企业自身发展。对企业自身来说,一个是影响企业经营者管理和科学决策。错误的、虚假的会计报告信息,导致其决策依据缺乏可靠的、科学的依据,长期如此,必将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再就是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丧失向企业融资的信心,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加剧。  4.造成中介机构信用受损,引发信任危机。就中介机构来说,立身之

3、本是诚实正直。一旦中介机构与虚假财务报告信息交织在一起,谁还会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抱有信息?失去光环的会计中介业引发的市场信任危机至使咨询公司诸如安达信等纷纷更改名称及品牌标识,以示与其他财务公司相区别。虚假信息引发信任危机从中可窥一斑。  二、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会计因素和非会计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会计因素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方面是无法克服的,只能尽可能的减少;非会计因素则是指会计自身原因以外的影响会计准则实施的计策环境、法律、监管等相关的因素,它是会计虚假报告产生的主要原因。  1.会计信息加工处理方法存在不确定性。会计信息的产生是以一系列

4、的假设、判断、估计为前提的,同时会计信息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加工处理形成的。由于技术性因素、以及会计方法的多样性和可供选择性,决定了即使是同一个会计事项,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而得出的不同的信息产品。再者会计报告表达的信息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特征的本质体现,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经济生活中,同样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反映在会计对象上。主要表现为会计主体的价值运动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或有事项和未来事项,许多的处理需要会计人员去决定和裁决。例如决定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的原值、使用年限、清理费用和残值,这四个因素中有三个在计提折旧时是未知的,需要会计人员去判断和估计,究竟有多少的准确性,要通过未

5、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来决定,这种偏差必然导致会计报告信息的虚假。  2.会计法制和法规在文化影响下无形中强化了行政权利。如果组织负责人拥有绝对权力,则这个组织负责人就具备了完全控制操纵会计的条件。从现实看,很多公司的虚假财务报告都与该公司的权力配置过度集中有关,特别是我国的财务机构是一种隶属设置——直接受到高层人员管理,即一把手掌管财务,这样必然造成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人身依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在某些方面的规定加大了这种权力。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和社会现实环境的差距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中会计人员主要职责之一,是依法实行会计监

6、督”。但在现实中以为强调厂长、经理责任制,“一把手”说了算,企业资金运作、长短期投资、各项经费支出等重大经营活动,都是领导“审批”,使权力集中化,财务报告非主观的经营成果的反映,而是主管层的目标和意愿反映。第二,会计人员“人身依附”关系较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中指出,会计人员对违法损害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收支,要向单位领导提出书面意见,并向上级主管部分报告,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种情况下将会使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会计人员工作中发现作假的问题,迫于上级压力不敢越级向上反映。最终反而成为作假的工具。这实际上是将会计人员置于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企

7、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导权力压制下,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维护单位利益,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信息。  3.监管机构职能弱化。审计对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督治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企业的审计监督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未能很好的行使有效的监督,使其流于形式。仔细分析一下企业会计造假的公司不难看出,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它们大多是一些在全国或地方比较有些名气的大公司、大企业,甚至是地方的支柱产业。企业的领导人有着较深的政治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