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疗效观察

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疗效观察

ID:9499775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疗效观察_第1页
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疗效观察_第2页
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疗效观察_第3页
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疗效观察  我国是卒中高发国家,卒中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卒中患者中2/3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缺血性卒中在卒中患者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50岁以上男性发病较多,常于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病,常有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先兆症状,最终出现偏瘫、失语等。缺血性卒中是一个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病因千差万别,层层递进地分析其疾病特点及发病机制,结合患者全身状况进行完整全面的临床评价,是进行个体化针对性治疗的前提和基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辨证论治符合当今个体化

2、、针对性治疗的理念,我们对大量卒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发现,在急性期过后多数缺血性卒中患者属于气虚血瘀型。此型患者多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歪斜,气短乏力,偏身麻木,饮食呛咳等。2010-012011-12,我们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用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34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2例对照,观察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66例均为河北省晋州市中医院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

3、0.20±4.20)岁;病程14~28d,平均病程(20±5.30)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0例,2型糖尿病6例。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1.15±3.30)岁;病程14~28d,平均病程(21±4.25)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2例,2型糖尿病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1.2.1诊断标准    1.2.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和

4、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④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⑤脑CT或MRI有梗死病灶。  1.2.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①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②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③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④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有2个主症以上,或1各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

5、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中医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黯淡,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涩。  1.2.2纳入标准①年龄55~75岁;②西医:符合西医缺血性卒中诊断且属于恢复期;③中医: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或证型兼夹,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型者。  1.2.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中、西医诊断;②急性期患者(发病14d以内);③中医诊断证型兼夹较多,有气虚血瘀证的表现,但不以其为主要证型者;④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及精神

6、疾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00mg,早1次口服,兼配合静脉滴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营养脑神经药物常规治疗。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易通汤。药物组成:黄芪30~60g,当归10~20g,川芎10~15g,桃仁10~15g,鸡血藤15~30g,丝瓜络20~30g,淫羊藿10~15g,肉苁蓉10~15g,肉桂6~10g。气虚甚者加党参10~20g;血瘀甚者加水蛭6~10g、地龙10~15g;兼血虚者加丹参20~30g

7、;下肢痿弱甚者加续断15~20g、桑寄生15~25g、牛膝15~20g;兼有言语不清者加石菖蒲15~20g、远志15~20g;阳气不足、畏寒肢冷者加桂枝10~15g、附子6~10g。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疗程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并统计疗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的变化。  1.5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

8、;显着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18%以上。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