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初探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初探

ID:950236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初探_第1页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初探_第2页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初探_第3页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初探山东财政学院杨 华 财务危机不仅仅是由于财务活动引起的,非财务活动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导致财务危机的产生。本文拟以2004~2005年部分首次被ST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t回归建立财务危机前2年的预警模型。研究显示,引入非财务指标后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测准确率。一、研究样本设计财务危机是一种企业盈利能力实质性地减弱,并伴随持续亏损的渐进式的积累过程。财务危机的发生会使企业的经营循环和财务循环无法正常持续或陷

2、于停滞,前期表现为违约、无偿付能力、连续亏损等,最终表现为企业破产。而我国多数学者将部分ST公司作为出现财务危机的公司,本文研究也采用这一思路。研究中选取的财务危机公司是2004~2005年沪深A股公司中因下列情形而被ST或*ST的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即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注册会计师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基于行业相同或相近和上市时间相同或相近的原则,为危机公司从1998~2005年从未出现财务危

3、机的公司中一一选取配对样本。如果不能满足配对原则,剔出该危机公司。按照上述思路,本文从2004~2005年首次ST或*ST公司选取了54家公司(2004年29家,2005年25家),加上相配对的54家公司,研究样本共计108家(54对)。随机抽取40对作为预警模型的构造样本,其余用作测试样本检验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公布其年报的截止日期为下一年的4月30日,上市公司(t-1)年的年报和其在第t年是否被特别处理几乎同时发生,用(t-1)年的数据预测第t年是否被特别处理没有实际意义,因而在研究中采

4、用(t-2)年的数据。二、研究指标选取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本文既按照《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选取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指标;又选取了反映企业股权结构、年报批露、公司治理、地域因素、资产规模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如表1所示:表1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评价内容解释变量含义评价内容解释变量含义偿债能力S1流动比率X1现金流量S5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X13营运资本比率X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X14资产负债率X3现金负债总额比X15营运能

5、力S2应收账款周转率X4股权结构S6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6存货周转率X5国有股持股比例X17总资产周转率X6是否存在控股股东X18(虚拟变量1)盈利能力S3资产净利率X7年报批露S7审计意见类型X19(虚拟变量2)净资产收益率X8公告日是否延迟X20(虚拟变量3)总资产收益率X9公司治理S8独立董事比例X21成长能力S4主营业务增长率X10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为一人X22(虚拟变量4)资本积累率X11资产规模S9总资产的以10为底的对数X23净利润增长率X12地域因素S10位于经济发达地区X24(虚拟变量5)三、研究指标筛选(一

6、)财务指标无量纲化 本文选用的研究样本涉及多个行业,指标间的纲量不同会影响预测的精度,因此研究前先对财务指标采用极差化(正规化)方法进行处理,使值均落在[0,1]之间。(二)主成分提取 对80家构造样本运用SPSS13.0进行主成分分析,提炼综合因子形成彼此不相关的主成分,避免信息重叠。KMO值为0.636,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可见构造样本适用于做因子分析。取累计贡献率为76.79%,得到的主成分因子个数为8,即用8个主成分代替原有的24个指标,8个指标包含了原来76.79%的信息。为全面准确地揭

7、示主成分因子与原始指标之间的关系,对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分析,以便为主成分命名。(1)主成分F1为盈利能力因子,主要由资产净利率X7、净资产收益率X8和总资产收益率X9解释,反映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对证券市场上的各方利益相关者来说,利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股东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也是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因,证监会等监管部门更是把盈利能力作为考核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重要标准。(2)主成分F2为偿债能力因子,主要由流动比率X1和现金负债总额比X15解释,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是流

8、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显示短期债权人安全边际的大小,也是财政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评价指标。现金负债总额比是经营现金净流入与负债总额之比,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3)主成分F3为营运能力因子,主要由应收账款周转率X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