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

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

ID:9503616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1

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_第1页
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_第2页
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_第3页
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_第4页
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考摘要:对当前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深入开展项目化教学、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和加强师资培训的教改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模块教学;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师资培训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一直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由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专业性强、涉及的相关课程范围广,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做到既突出专业性,把握各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又考虑到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等,是困扰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在这些问题中寻找到平衡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成为课程改革过程中迫切需

2、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省制定了新的汽车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都按照新方案开始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传统的汽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添置了许多新的教学设备,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设立了相对独立的一体化专业教学实训室,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是,在看到成绩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专业课程改革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许多学生到企业以后仍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在学校训练过的项目,即使是相同的车型,如更换制动蹄片这种常规作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仍不能熟练应用,甚至无从下手。这不得不引起

3、我们的重视,让我们重新审视课程改革。笔者认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特别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展与完善。  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虽然当前的汽车维修专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但许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学科体系和引导式教学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汽油发动机模块的学生学习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后,仍然弄不明白汽油标号的概念。笔者曾经问过学生:“不按规定标号使用汽油对发动机有何影响?为什么?”其实,这只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许多司机都能答出来,但是汽车专业的许多学生答不出来。原因是汽油的标号和性质等知识是在《汽车材料》课程中学的,而在发动机模块学习中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介绍,也

4、就是说,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是分离的,学生不能回答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改革,首先要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而如何设置和选择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目前,许多学校的汽车专业课程改革是把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核心专业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划分。常用的做法是把汽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模块划分为八个核心模块,分别是发动机、底盘、汽车电器、汽车检测、制冷与空调、电喷发动机、汽车维护、维修管理等模块。在核心模块下,又根据不同的汽车结构和系统把内容细分为小的教学模块,如电气模块下面又细分为8个模块、发动机分为8个模块、底盘分为15个模块、汽车

5、检测分为4个模块、制冷与空调分为8个模块、电喷发动机分为2个模块、维修管理分为2个模块、汽车维护1个模块,合计48个小模块。从这些模块的划分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课程被划分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块,但仍是根据学科体系的划分。其中涉及几个问题:这些划分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内容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吗?  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培养一线工人,课程改革必须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开展,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所以,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应立足“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技能

6、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尤其要针对汽车维修课程专业性强的特点,建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据此我们提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结构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现行的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仍处在第二层结构中,主要着重于教学计划和各模块的课时安排分配,即主要是管理层面的改革,并没有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开展问题,如:实训项目如何开展?根据什么来开展?是做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索性实验?等等。因此,大部分教师对于模块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仍按照原来的学科体系进行。以先讲概念、再讲结构原理、再动手实践的固有模式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缺乏教学针对性,表面上什么都教

7、了,所有实验都完成了,但往往效果不佳、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与真正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各个技术训练是分割独立的和不连续的。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要完成的是连续作业,各项工作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不是系统的学科知识,而是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和“主观”性质的知识。因此,有必要根据岗位要求,理顺各模块课程之间的关系,对各模块的内容进行重组,进一步细化模块教学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