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ID:9505145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1

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1页
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2页
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3页
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4页
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苹果产业;优势;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丰县    1丰县苹果产业的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徐州市与苏南比较,日照时数多,年总辐射量大,春季光照充足,有利于果树稳健生产,适时成花。秋季温差较大,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与北部鲁北、河北等相比,物候期早,丰县红富士苹果普遍比山东、辽宁果品提前10~20d上市。特别是丰县选育和引进的富士苹果丰富1号、宏前富士比普通富士提前1个月成熟。二是区位优势。徐州市与东南市场距离近,流通成本低;同时水、陆、空交通发达,对果品的南销北运都极为有利。三是产业基础与群众生产习惯。徐州是我国传统的果品产区,果

2、品生产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条件好,有利于果品生产的发展。  2发展现状  2.1品种不断更新  近年来,通过选育、引进试栽新品种,使品种调整有新的提高,技术储备也较为雄厚,选育出了一批适宜丰县气候条件的中晚熟红富士苹果品种,如烟富3、烟富6、弘前富士、丰富1号、苏富等;其中丰富1号和苏富是丰县选育成功的中晚熟、易着色富士苹果优良品种,目前已有一定面积栽培且已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  2.2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技术方面,丰县果树正逐步由常规生产向优质生产技术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周年修剪、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优质生产技术措施得到较为普遍实施,优质果品率每年

3、都得以提高,精品管理果园呈现增多趋势,果品高效益逐渐凸显,效益在15万元/hm2以上的果园层出不穷。  2.3营销网络逐渐完善  1990—2009年,丰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0届“中国·丰县红富士苹果节”,对外宣传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几十年果品生产与销售,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果品营销网络,丰县建成了全国知名的中华果都网站,2000多名果品销售能手注册了会员建立了个人网页。  2.4贮藏加工能力逐渐提高  在果品生产主产区,推广和普及了半地下通风贮藏窖。近年来又建立了一批恒温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果品集中上市的压力。据统计,丰县年产果品逾50万t,贮藏加工能力约40万t,占果品总

4、产的70%以上。通过果品短期贮存和加工,大大提高了果品生产的附加值。  2.5技术指导逐渐加强  近年来,丰县果树技术指导站、果树研究所等县级技术指导机构人员责任到镇、到园块,每名技术干部都建立了果品生产责任体系。每个镇农技推广中心都有3~5名果树技术推广干部。每个生产园块都确立了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户,示范新品种、推广应用新技术,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从机构上建立了县、镇二级服务体系,果品生产环节的技术推广网络有了明显的加强。  3存在的问题  3.1气候条件变化给优质果生产带来难度  苹果最适宜的生态指标中,大于35℃的天数要小于6d,年降雨量为560~750mm,过去丰县平

5、均降雨量约730mm,而2003—2008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mm。丰县近几年气温增高、连年多雨,影响了果实品质。降雨量增加不仅使病害加重,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影响果实品质,使果品生产特别是果品优质生产难度加大。  3.2果园水利、道路基础设施薄弱,物价上涨,果品价格低  虽然多年来丰县果园也建设了一批水利设施,但大面积果园水利设施标准低、老化失修,排水系统不通畅,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另外,果园道路也残缺不全。近几年果品价格偏低,又连遇水涝灾害,果农收入减少,投入降低,果园平均投入不足1.2万元/hm2,只有常规生产投入额的1/2。物价上涨,果树生产成本增高,果品生产

6、比例效益下降,影响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果树生产的投入。  3.3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  果树产业在树种、品种结构调整方面进展较为缓慢,存在着一些适宜树种不成规模、一些试栽成功的新品种更新步伐慢的现象。树种品种结构不尽合理,造成果树品种单一,成熟期过于集中,晚熟红富士苹果面积占果树总面积的70%,早中熟比重偏小,仅占30%,由此造成果品上市过于集中,市场竞争加剧,降低了产业效益。  3.4果品生产新技术应用不平衡,科技队伍弱化,科技服务不到位  在近2万hm2红富士果园中,粗放管理园、常规生产园、优质生产园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果园兼而有之。果园管理差异大,导致丰县果品总体

7、生产水平提高较慢,总体生产水平不高,果品效益悬殊差距大。具体表现在:优质、精品生产园块少,果品优质率低,果品出口总量小,果农重产量、轻质量的群体较大,造成果品质量相对下降,果树面积相对萎缩。果品要高产、优质、高效,必须靠科技、靠投入。近年来,省、市水果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的资金缺乏,活动也大大减少,使许多实用新技术难以推广普及。果园投入少,各种无公害优质生产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果品产业基地,丰县还没有一座气调库,恒温库库容量少,没有果品处理、分级包装线,产业化水平不高,竞争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