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药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ID:950575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针药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_第1页
针药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_第2页
针药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药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针药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呈现高发病率、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在众多的病因中,笔者发现寒湿痹阻型较为多见[1]。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针灸和推拿为主,治疗周期长、费用较高,疗效反复。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针灸结合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操作简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银川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辨证为寒湿阻络型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

2、14例;年龄18~66岁,平均(33±18)岁;病程最短21d,最长12年,平均(51±22)个月。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19~69岁,平均(37±23)岁;病程最短27d,最长15年,平均(53±28)个月。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2]。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针灸疗法取穴:主穴为关元、肾俞、委中、阴陵泉、阿是穴。配穴:根据辨证加减以下穴位,兼见肝肾亏虚型

3、加腰阳关、太溪、太冲;瘀血型加膈俞、血海。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暴露施针部位,常规消毒,根据患者胖瘦可选用0.3mm50mm~0.3mm75mm针灸针。肾俞穴和阿是穴垂直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至患者突发下肢跳动、触电样放射感,稍提针尖,接电针治疗仪,电针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委中、阳陵泉直刺,以有明显触电感并向下肢放射为佳,余穴位行常规针刺方法。每10min行针1次,行提插补泻法,留针30min,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总共治疗2个疗程。  1.3.2治疗组针灸疗法针灸方法同对照组,在针灸结束后行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取穴:关元、肾俞穴、脾

4、俞穴、命门。  1.3.3敷贴膏的药物组成及制备组成:甘遂150g、白芥子150g、制附子150g、半夏150g、细辛150g。制备:上药研细粉。生姜榨汁,调和成粘度适中膏状,冰箱冷藏备用。治疗时制成1cm1cm1cm大小药丸,用一次性医用粘贴胶布固定药丸,2h后截去胶布及药膏。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总共治疗2个疗程。  1.3.4注意事项①皮肤有损伤处勿贴。②敷药期间禁食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③如果所贴的穴位出现皮肤起水泡、过敏等症状,及时就诊,对水泡予以局部消毒后,用针灸针穿刺放水,局部涂紫药水后,用TDP治疗仪治疗,以局部

5、干燥为佳。如局部起水泡或(和)过敏较重影响后续治疗者,后续治疗时可向上或向下取穴,取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意,穴位敷贴时间缩短为1h。  1.4观察指标治疗2个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疗效评定。疼痛评分采用国际通行的、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在治疗前和治疗满2个疗程后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

6、对照组(χ2=5.85,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或0.05);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患者局部皮肤起水泡,予以局部针灸针穿刺放水,局部涂紫药水后,用TDP治疗仪治疗,通过2次治疗后局部干燥愈合。  3讨论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疼,麻木,酸困不适等,属于中医学腰痛、痹症范畴。其病因主要为:正气虚,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

7、痹。针灸因其临床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已是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中医外治法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尤以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中有着长远的历史[3]。  针灸关元、肾腧、阴陵泉以温阳散寒、补肾利湿,阿是穴、委中治疗腰痛有特殊功效。腰阳关、太溪、太冲以滋补肝肾;膈腧、血海以活血化瘀。阿是穴即病变椎体在体表的反应点[4],通过运用电针以刺激脊神经根和神经干鞘膜,激发脊神经的应激反应,使病变椎间盘周围粘连的肌肉等组织和收卡压的神经根得以缓解和改善[5],同时通过电针对脊神经的刺激,局部电流可诱发其所支配的效应器内的细胞兴奋,使局部病变组织新陈代谢得

8、以加速,利于病变组织的功能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